反骨-非常故事
在我后腦勺的正下方,有一塊小小的突起的骨頭。雖然是與生俱來,但是在幾年前,我才偶然間發(fā)現(xiàn)它。曾就此到幾家醫(yī)院問診,然而,各位專家眾口一詞,曰:“反骨,無礙!”
而事實上,這塊反骨偷偷地跟了我十幾年,對我的身體確實也并未帶來什么麻煩。它長在我的頭上,十幾年來,不冷不熱,不痛不癢。而且因為體積小,被頭發(fā)遮著,旁人若不動手觸摸,即使再怎么細看,也大半看不出什么的。但自從我發(fā)現(xiàn)它,近幾年,反骨卻給我的精神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當然,我說的是精神方面,它對我之身體,也依然是無礙的。
困擾我的根源是因為這么一句話:腦后生反骨者,必叛逆!這話最先從哪里看到的,已記不大清楚。然而,每當我要將它忘記時,常常會在某個時間,或某個地點,抑或某個場景,亦聽到,亦看到。從而使我對它的記憶也越來越深,困擾也就越來越深。至于在電影鏡頭中,屢次出現(xiàn)“反骨仔”一詞,雖然聽來不怎么順耳,但尚可忍受。對我打擊頗大的一次,是細讀《三國演義》之時,看到諸葛亮初見大將魏延,即便魏延救了老將黃忠,孔明卻依然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一旁文官武將是驚得不行,好說歹說,總算勸了下來。劉備問其故,亮答曰:“吾觀魏延腦后有反骨……故而斬之!”這樣的回答,曾給我不小的震撼,而魏延在諸葛亮死后果真逆反,卻是打破了我最后的幻想。
于是,我漸漸地怕旁人觸摸我的頭。從小聽著一次次的“挺乖”“聽話”“老實”……度過了十幾年的平淡歲月。但近幾年,“倔強”“叛逆”此類詞語卻不絕于耳。對于這些改變,說實話,我是很有些不習慣的。成績一次次地下降,我便一次次地彷徨。于是,我開始憎恨反骨,憎恨這個令我墮落的根源。然而,在這逐漸的憎恨中,我也在逐漸地走向一個無盡的深淵!
已經(jīng)不記得那是怎樣的偶然,我在虛擬縹緲的網(wǎng)絡上,遇到了與我同類的一群人。在鍵盤的“咔嗒”“咔嗒”聲中,我向他們訴說著所謂的反骨人的宿命。然后準備聽到他們的抱怨時,一泄我心中的對反骨的怨恨。然而,一行字很快飄過來:“故事很有趣,但這又怎樣?”呃……短短的一行字,將我想泄憤的雙手僵在了冰冷的鍵盤上。看著接下來其他人一句句的“不錯,這又怎樣”“是啊!這又怎樣”的發(fā)問聲,我想責問他們,但又從何說起?看著那一個個跳動的文字,我不知愣了多久。我站起身,關閉電腦,走出家門。
門外,小小的鄉(xiāng)村,一片陽光籠罩。我感到一個聲音在不停地問自己,“這又怎樣?”“這又怎樣?”“這,又怎樣?”……
從此,我試著將這個秘密分享,我很幸運,從這些善良的人們心中,我聽到了同一種聲音:“這又怎樣?”
現(xiàn)在,我的青春依然叛逆著,不同的是,這種叛逆是一直有著陽光籠罩,它更多的是一種青春少年所獨有的活力。即使偶爾碰到青春的墻壁,我會想到腦后的反骨,笑笑:“這又怎樣?”
反骨,倒真的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