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下去的成功-成功之鑰
他是湖南邵陽人,中學階段,除了能寫幾篇勉強像樣的作文,其他科目的成績糟糕得讓人側目,高二的時候,物理和化學成績還頻頻亮起了紅燈。
在老師和同學的眼里,像他這樣的“三流學生”是考不上大學的。
拿到高中畢業證的那一刻。年輕的老師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能拿到畢業證。很不錯!”雖然肯定中帶有幾分嘲笑的意味,但他并沒有為此而灰心。因為這畢竟是三年以來老師對他的第一次肯定,他反而有幾分高興?;丶液蟮乃瑢χR子微微一笑,突然冒出一個當戲劇作家的念頭:因為那時農村里經常有戲曲節目表演。興趣濃厚的他是每場必到,不到最后一刻不會走人。
當時他很想把這個想法告訴別人,但懷疑自己有點癡人說夢話。又怕別人嘲笑,最后,他只告訴了信賴的大姐。
姐姐說。如果這是你的夢想,你就有出息了!因為一個人只要有夢,能夠沉下心來,“扎”到你所喜歡的領域,就會成功!
姐姐還跟他說:“要想當好一名作家,就得開闊自己的眼界,有機會的話,還得到大學里去深造。”
仔細考慮以后,他帶著大姐的期望。拿著那張畢業證漂泊到了北京。
讓他很驚訝的是。通過三年的努力。1993年他竟然考上了當初連想都不敢想的中戲的戲文班。大學四年,他像個拼命三郎,發了瘋似的看書,閱讀了各種戲劇方面的理論書籍,這大大擴展了自己的視野。
更可貴的是,他特別喜歡閱讀文學書籍,圖書館沒有的書,他就到外面的書店租。為了省去昂貴的租金,他是一邊看一邊抄,第一次他就把整個《西廂記》抄完了,連金圣嘆的評論也一字不落地抄下來,令老師大為吃驚。從那以后,他就養成了這個抄書的習慣,這大大提高了他的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
1997年畢業,他走進了北京某軍區戰友文工團,這時他的夢想越來越明朗,他想成為一名軍旅劇作家。
剛來到部隊,他創作的熱情特別高,滿腦子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激情。他積極請戰,利用自己宣傳干事的身份優勢,自擬主題,在報紙堆中查閱資料、挖故事、找靈感,很快他就在部隊的報紙上發表了幾篇小小的豆腐塊。后來,他開始寫長篇小說,細心的他給幾個朋友看,朋友看后對他的大作并不是很滿意,并且非常直白地說:“你塑造的這些軍人完全是商場里的模特穿軍裝——假人一個。”想想自己折騰兩年,沒有一部像樣的作品,此時的他感到非常頹喪。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頭一次不開心的他不忘給大姐寫信求救,善解人意的大姐回了一封長達10頁的信,信的內容除了有對他的真摯鼓勵,更多的是強調寫作不能和實踐相脫離,尤其是寫軍旅作品,光有理論和材料不行,你要到基層去體驗,去感受他們的生活,才能寫出感人的作品。
看完信以后,他似有所悟,瞬間一個好主意在他腦海里誕生了。
2000年春天,他強烈要求到基層部隊當兵帶職,為了不讓連隊干部和戰士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他換了一身舊的迷彩服,以一名士官的身份去京郊某裝甲團,開始了他真正的士兵“間諜”生涯。
三個月軍訓期間,他和士兵們成了好朋友,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他和同年兵們成了好朋友。他們有自己的小秘密,他們聯合起來搞惡作劇對付“懲罰”他們的老兵,他們偷偷地去“喝酒”。他們之間口無遮攔。
每當夜深人靜時,他就拿著那本黑色的筆記本興奮地跑到衛生間記下這些有趣且重要的素材,有時一記就是兩小時。有一次他在衛生間睡著了,幸虧第二天起得早,才沒有被戰友現場抓住。
短短的半年時間就這樣結束了,在最后走的時候,他為自己的“間諜”身份感到內疚,于是就自掏腰包請班里的幾個士兵和連隊干部吃了頓飯,請求他們的原諒。
當他拿出那厚厚的,記載著部隊生活的點點滴滴的10本筆記本時。這些可愛的士兵們被他的認真感動了,他們都流下了眼淚。他們不僅原諒了他的“臥底”行為,還給了他許多創作上的鼓勵。
有了這樣的切身體驗之后,士兵的形象在他心里越來越清晰,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越來越豐滿,他塑造出了許多充滿神韻的軍人形象。其中最為我們熟悉的一個主人公就是許三多。
而他就是以一部《士兵突擊》紅遍大江南北,現在又以一部《我的團長我的團》掀起收視大戰的著名編劇家——蘭曉龍。
當初毫不起眼的蘭曉龍成功了,他的成功向我們證明了:一個人,只要認準一個目標。扎下心去做你喜歡的事,你就會贏得精彩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