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廣場邀小畫家做客: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請你暢想我30年后的模樣
什么?這片年齡和自己爺爺奶奶年紀差不多的地方,以前是上海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也曾花香四溢,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什么?很久之前這里曾經發生過一場火災,所以如今的立柱向天空延伸,形狀酷似羽毛,象征著這座建筑如同鳳凰涅槃重生……國慶長假前的這個午后,上海文化廣場二樓環廊新設的歷史墻前,十幾個小腦袋湊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聽講解員描述一段70年的城市故事。憑借著自己的原創繪畫作品,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的一群小畫家受到邀請,在這里上了一堂特殊的藝術課。
圖說:小畫家們受邀參觀上海文化廣場 上海文化廣場供圖1952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原逸園跑狗場改建成為上海市“人民文化廣場”,同年11月,“人民文化廣場”正式命名為“文化廣場”。70歲生日之際,上海文化廣場邀請本市多所學校的孩子們走入劇場,并請他們拿起畫筆,參與一場主題為“向新而生”為主題的繪畫征集活動。
孩子們從“30年后的劇院”“30年后的廣場活動”“30年后的演出”三個角度自由發揮,繪制出關于未來的無窮想象??粗约旱漠嬜髟趧≡捍髲d展出,盧灣一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嘰嘰喳喳向大人們介紹起他們腦海中的未來劇場。
圖說:葉令儀畫作《人工智能劇院》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攝(下同)五年級女孩葉令儀覺得,未來劇場里,從機器人服務員、機器人導覽員到機器人演員,人工智能技術應該已經開始大顯身手。
圖說:王樂姚畫作《AI糖果舞臺》五年級女孩王樂姚則把舞臺設計成了蛋糕的模樣,所有喜愛的動漫形象都可以浪漫起舞。
圖說:楊婷茹畫作《智能文化廣場》二年級女孩楊婷茹的想象更加天馬行空,“廣場上,大人和小孩可以騎著一塊滑板到劇場來看戲,水花能夠飛到天上。我們扮演成各式各樣的神奇生物,一起演戲!”
圖說:潘舒瑤畫作《文化之音》很多孩子選擇了濃墨重彩的馬克筆完成畫作,女孩潘舒瑤則用淡淡的彩鉛和水彩、細膩的筆觸,將劇場設計成了一座樹屋的形狀。圓弧形的玻璃窗如波浪翻滾,女孩說,也說不上什么道理,但就是覺得這樣設計很好看。幾十年后的劇場外,依舊綠樹成蔭,能讓小鳥一家溫馨地享用美食。
和女孩們相比,男孩們的畫作科技感更強,他們也更渴望著,未來的自己也有更多機會走上舞臺,自信亮相。
圖說:9歲馬軒然 畫作《大戲》四年級男孩馬軒然設計的劇院,從落地投影屏到裸露的管道,工業風十足。
圖說:姚景騰畫作《綠色空中劇院》五年級男孩姚景騰的“綠色空中劇院”漂浮在城市上空,和煙花作伴,細看才發現,主劇場旁邊還有“兒童劇場”“機器人劇場”和“自演劇場”。姚景騰說,“我希望有一個舞臺,可以給我們自己來演戲!”
圖說:曹嚴畫作《屋頂全息懸浮廳》同樣希望劇場“向上生長”的,還有五年級男孩曹嚴。在他的設想里,在劇場的屋頂上可以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將天空作為幕布,演一出大戲;主體建筑旁,還有兩座空中舞臺,市民可以在屋頂演出,秀給路人看,讓整個街區都為自己喝彩。
圖說:孩子們在上海文化廣場觀看畫作 上海文化廣場供圖據悉,孩子們的畫作將從即日起至10月24日期間在上海文化廣場劇院大堂展出。如果你來參加活動或者觀看演出,不妨駐足觀賞,讓孩童的想象力,引著你的思緒飛入無拘無束的藝術天地。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