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少年代父出海,途中遇到大暴雨,父親的忠告救了他
明朝時期,瓦江邊的一座山腳下住著一位船老大,名叫許江游,依靠撐船運輸度日。他為人忠厚,平時省吃儉用,生活也還過得去。他有個兒子叫許忠言,聰明靈巧,是個老實巴交的孩子,只有十六歲,就跟阿爸學會了一手撐船的好手藝。他平時很聽父親的話。當初就是聽了父親的忠告,這才在一次絕境中存活下來,救了一幫人的性命
那是有一次,許忠言代父親撐船運輸,出門前,他去問父親:“爹,我是第一次為您撐船,又是去很遠的地方,您老人家要帶些啥東西回來嗎?”
阿爸聽了心里很高興,笑瞇瞇地說:“兒啊,你為我撐船去遠地我就很高興了,什么東西都不要帶,只要你每天為我省下鍋巴和把穿破的草鞋帶回來就行了。”許忠言聽了點點頭,向父親下跪三拜后就離家上船去了。
時光流逝,一晃就一年過去了。許忠言一直把父親的話牢記在心間,把每天吃剩的一塊塊鍋巴曬干存放在船艙里,把穿破的草鞋也一只不缺地保存著。
一次,許忠言的船剛到一個孤島邊停宿,突然起了暴風。下了瓢潑大雨,一連幾天幾夜都沒停歇。船不能撐了,只好在這島上避風雨。可是船上所帶的柴火。米都沒有了,在這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到哪去找柴米呢?
船上的幾個旅客都急得團團轉。一點主意也想不出來。這時,許忠言想起了船艙里的鍋巴和破草鞋來。他向乘客們一說,大家聽了如得救星似地高興極了。他們就用破草鞋燒著煮起鍋巴來吃,平平安安地度過了這次饑荒。
許忠言回家后,把途中怎樣遇著暴風大雨,燒草鞋,吃鍋巴的事告訴了父親。許老大聽了笑嘻嘻地對兒子說:“這下你該明白我叫你把鍋巴和破草鞋帶回的用意了吧。以后,你還要牢記節約’兩字。”許忠言聽了,不住地點頭。
從此以后也把父親的交代牢牢地記在心里,讓他度過了每一次的難關
編者的話:“節約”兩字咱們平時生活中都要做要,畢竟糧食來之不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各方面的生活水平有提高,慢慢地似乎忘記了這個習慣,每次我去餐廳吃飯,剩下能吃的都打包回去,可是有時候卻遭到別人的嘲諷說:“就這點東西,你還要浪費一兩個打包盒,好像吃不起似的,不用打包了”
聽完我也是笑了,我也只是笑笑說,以前小時候餓過肚子,你們是沒試過一天就吃一頓飯的時候,別說飯菜了,每次也只是弄點豬油加點醬油就拌飯吃,那時候能吃飽就是很幸福的事了。
雖然生活的質量提升,但是這點習慣一直也是保持到現在,話說老家還存了一大缸糧食沒開封呢,那是我媽存的,說是害怕饑餓的日子,存點也好,以備日后需要
今天就講到這里了,感謝您的觀看,可能我的文章水平一般,我也會繼續努力的,希望您能給我個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