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組織參加培訓班的通知4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組織參加培訓班的通知篇一
您好!非常感謝您報讀我們 教育,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請您看到本通知單后于 年 月 日前,將 費、 費共計 元整,以現金或其他支付方式到 進行交費。謝謝合作!
可能由于您工作忙,以至忘記了,故特此溫馨提醒。如有特殊情況,請與我們聯系。
聯系人: 老師
電話:
特此函達
教育
年 月 日
組織參加培訓班的通知篇二
局各科室、各直屬單位:
為在局機關形成先進的學習理念和濃厚的學習氛圍,創新工作、提升標桿,進一步增強局機關干部的學習力、創新力、文化力、領導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機關,現決定在全局開展20xx年度業務工作學習,通知如下:
一、組織領導
局機關成立業務工作學習小組,由局長擔任學習組組長,分管局長任副組長,各科室及下屬單位負責人為學習小組成員,辦公室負責業務工作學習的具體事宜。
二、學習內容
局業務工作小組的學習主要包含以下三篇內容:
1.政策篇:深入學習重要的法律法規、文化政策、業務會議精神,為業務工作的開展提供方向性指導和遵循,促進業務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2.經驗篇:了解掌握國內外的文化發展動態,尋找和確立目標城市,學習借鑒文化發達地區和周邊地區的發展特色、先進經驗及做法,從而為業務工作的開展提供切實有效、創新管用的方式、方法和途徑。
3.轉化篇:每位發言人交流后,由組長、副組長組織交流研討,并結合工作實際對學習內容作出點評,最大程度地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踐、工作方法和制度成果。
三、學習方式
業務工作學習原則上以科室、下屬單位自學為主,與開會集中學習結合起來,局每兩月組織集中學習一次,每次由若干名負責人發言。各科室、下屬單位結合業務工作確定學習主題,加強學習和研究。
1、個人自學。自學是機關學習的重要形式,學習內容以各科室及下屬單位的相關業務知識為主,通過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方式做好記錄。
2、集中學習。業務工作小組學習會的主題和時間由學習組組長、副組長統籌協調,根據學習內容適時組織討論發言。
3、崗位踐行。把讀書思考研究問題與創新實踐、提高工作水準結合起來,與增強能力、提升執行力結合起來,與依法行政、提高法制素養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學習成果轉化的'能力。
四、管理與考核:
辦公室負責局機關業務學習活動的統一組織和協調,做到學習內容、人員、時間三落實,并做好學習情況記錄。各業務科室及直屬單位每季度至少主持一次學習交流活動。局機關辦公室對學習情況每季度進行一次抽查,半年進行一次檢查。內容包括:學習筆記、學習心得、考勤記錄等。檢查情況以適當方式進行反饋。
業務工作學習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將納入年度考核。年度總結工作時要匯報學習情況,評議工作時要測評學習情況,考核工作時要考核學習情況,把學習情況作為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之一。
組織參加培訓班的通知篇三
公司各部門:
為了加強煤業公司培訓費用管理,確保培訓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促進培訓工作正常開展,根據同生董發有關規定,結合我煤業公司的實際情況,特指定本辦法,培訓及培訓經費的有關規定:
1、煤業公司培訓科負責整個煤業公司各級員工的培訓教育工作的計劃、組織、實施和管理,包括內部培訓和外出培訓。
2、內部培訓為煤業公司培訓科按計劃組織的各類員工培訓、有關業務部門或機關科室根據本部門特點組織的培教活動和經主管領導審批的各類應急培訓項目等。
3、無論內部培訓還是外出培訓,必須按要求做出詳細的培訓計劃,經培訓科、培訓主管領導審批后,到培訓科辦理有關手續后進行。
4、培訓經費來源:按照有關規定,培訓費用按照煤業公司工資總額的1.5%提取,專款專用。
5、培訓經費用于支付學員外出培訓所發生的相關費用,授課教師、實踐指導人員的授課津貼和有關組織單位的`培訓補貼,還用于購置教材、教學資料、教學辦公用品等各類按正常程序組織的培訓學習活動費用以及用于培教工作考核獎勵資金、培訓基建資金等。
6、所有培訓費用由培訓科核實,培訓主管領導、煤業公司領導核批后履行財務報銷手續。外出培訓文件沒有及時到達培訓科不予報銷。
7、煤業公司要加大培訓考核力度,獎勵在培訓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采用年終總評方式,鼓勵廣大干部員工積極參與培訓,促進員工隊伍業務素質的整體提高。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xxx煤業有限公司
20xx年10月8日
組織參加培訓班的通知篇四
為貫徹落實《興仁縣扶貧攻堅“十大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縣辦通〔20xx〕1號)以及省、州職業技能培訓相關文件精神,切實搞好我縣職業技能培訓,幫助我縣貧困戶剩余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搬遷移民等群體提高就業創業能力,深入推進新形勢下的就業創業,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職業技能培訓對象及相關要求
(一)職業技能培訓對象: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創業愿望,男性年齡在16周歲到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16周歲到50周歲之間的農村貧困人員、城鎮就業困難人員、不再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應屆高校畢業生、搬遷移民等群體以及持相關證明的退役士兵、殘疾人、被征地農民、刑滿釋放人員、戒毒康復人員、社區矯正等特殊人群。
(二)培訓工種:中式烹調師、焊工、電工、計算機操作員、縫紉工、果茶桑園藝工、蔬菜園藝工、計算機系統操作工、汽車維修工、農藝工、家禽飼養工、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電子計算機維修工、家政服務員、客房服務員、餐廳服務員、保育員、蔬菜園藝工、護理員、衛生防疫婦幼保健員。
(三)培訓分類及要求
培訓分為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兩類。
1、就業技能培訓。采取長短結合,技能培訓時間一般不少于15天,具體培訓課時以國家職業(工種)標準需達到的規定課時為基準,在合理范圍內核定。培訓期間每天培訓一般為6至8個課時,每個課時不少于45分鐘,技能培訓每班不超過60人,培訓時間超過一個月的長期培訓,每月安排學員休息2天。
2、創業培訓。創業培訓分為gyb(產生你的企業想法)、syb(創辦你的企業)培訓, 每班一般不超過30人(參訓人員須具有工商營業執照)。其中,gyb培訓時間為3天,集中培訓學時24課時。syb培訓時間為10天,集中培訓學時80課時。
二、組織實施和監管
各鄉(鎮、街道)、縣人社局以及各承擔培訓的培訓機構要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宣傳力度,讓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創業愿望且符合培訓條件的人員知曉培訓政策,積極報名參加培訓;各鄉(鎮、街道)要調查本轄區范圍內的勞動力就業創業意愿,摸清具有培訓愿望人員底數,并建立職業技能培訓臺賬,確保有培訓需求的人員能夠參加培訓。職業技能培訓操作流程按照培訓對象到所屬鄉(鎮、街道)人社中心或縣人力資源市場登記申請,各鄉(鎮、街道)人社中心或村(居)委會協助培訓機構做好做好培訓登記,由鄉(鎮)、街道會同培訓機構根據地方發展及培訓學員需求確定培訓工種報開班計劃,經縣人社局審核批準開班。縣人社局要收集大量就業崗位,為培訓人員推薦,幫助其盡快實現就業。
為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的監督管理,確保職業技能培訓資金專款專用,成立興仁縣職業技能培訓監督管理工作小組,人員名單如下:
組 長:
成 員:
每個培訓班開班后,由職業技能培訓監督管理工作小組對培訓班進行不定時抽查。所屬鄉(鎮、街道)人社中心負責日常監督管理工作,日常監督管理要求檢查人員填寫檢查記錄表,并由參加檢查人員、培訓老師現場簽字確認;培訓學員請假必須有正式請假條,每班培訓檢查不少于4次,并發放培訓調查問卷,保留檢查過程影像;每期培訓結束后一個月內,負責日常監管的'鄉鎮、街道人社中心將檢查資料交縣就業局審核,作為培訓補貼撥付憑證
三、培訓補貼標準
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由就業專項資金承擔,學員實行全額免費。
(一)就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
1、教學課時(含耗材)費:一類工種每課時5元/人;二類工種每課時4元/人;三類工種每課時3元/人。
2、場地、材料和食宿費:20元/人.天。
3、書本資料費:50元/人。
(二)創業培訓補貼標準及撥付比例
1.gyb培訓補貼標準為230元/人;syb培訓集中培訓階段補貼標準為1000元/人。
2.招生宣傳、食宿場地費和書本費補貼計算方法
招生書本資料、場地、材料和食宿費按照學員個人出勤率達到90%以上的實際人數撥付,個人出勤率低于90%不予撥付,享受補貼課時數以人社部門批準認可的開班課時和實際檢查核實的最低培訓課時計算,享受補貼課時不得高于國家職業標準規定的最低課時。各鄉(鎮、街道)、縣人社局要嚴格審核開班培訓課時和培訓天數。
3.課時費撥付比例
(1)、培訓后取得初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未頒布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職業應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6個月內實現就業的,撥付100%課時(含耗材)費;6個月內未實現就業的,取得初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撥付80%課時(含耗材)費,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撥付60%課時(含耗材)費。
(2)、撥付比例。取得gyb培訓合格證書的,撥付集中培訓階段100%的培訓補貼;取得syb培訓合格證書,6個月內實現就業創業的,撥付集中培訓階段100%的培訓補貼,6個月內未實現就業創業的,撥付集中培訓階段60%的培訓補貼。
3、每位學員在同一年度只能享受一次培訓補貼,不得重復享受培訓補貼。
四、培訓補貼申領辦法
培訓機構在開班前須將培訓計劃、開班申請、培訓人員個人信息等相關資料,報縣人社局批準開班鄉(鎮、街道)參與組織開班的需經分管領導同意后報縣人社局審批),培訓過程中主動接受人社、紀檢、監察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在培訓完成后由承擔培訓的培訓機構,向縣人社局申請培訓補貼。申請職業培訓補貼應提供以下資料:申請報告、培訓人員《身份證》、《戶口薄》復印件、《就業、創業證》復印件、代為申請協議、學員明細表、學員簽到明細表、檢查記錄表、職業資格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技能培訓合格證書)復印件、就業或創業證明等憑證材料。
培訓補貼申請材料經縣人社局審核公示后,由縣財政局按規定將補貼資金直接撥付給承擔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或撥付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代為轉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