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告家長書五篇
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如有發熱、咳嗽、呼吸短促等癥狀出現時,應及時監測體溫,并做好防護。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4年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告家長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篇一: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告家長書
春季天氣多變,早晚溫差大,是各類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學校是青少年人群聚集地,防控傳染病工作關系到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有效防止聚集性疫情的發生,請各位家長配合學校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教育孩子掌握常見傳染病的預防知識。春節多發的傳染病有流感、風疹、手足口病、流腦、水痘、腮腺炎等。提醒孩子對傳染病高度關注,確保對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有效控制傳染病的蔓延擴散。
2、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孩子加強個人衛生教育,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內衣需要勤洗勤換。被褥要勤換洗、勤在陽光下曝曬。保持居室清潔,經常開窗通風。要求孩子戴口罩、自我保護,少去空氣不流通、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發病期患者。
3、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做好食品、餐具消毒,不共用餐具、水杯等私人物品,監督孩子勤洗手。要求孩子少吃零食,不吃街邊小吃或外賣,防止食物中毒,建議孩子自己帶飯或到學校餐廳就餐。
4、教育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減輕孩子學習、生活壓力,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與良好的心情。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5、密切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狀況。當孩子出現發熱、咳嗽、咽痛、流涕等流感樣癥狀及嘔吐、腹瀉、黃疸、皮疹、結膜紅腫、肺結核等傳染病早期癥狀時,要及時與班主任聯系請假,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及時隔離治療,不要勉強孩子堅持在校學習,避免延誤治療或傳染他人。
感謝家長們一直以來對學校工作的關注、支持與理解,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學校和家長的指導下掌握更多的傳染病防控知識,提高自我防護意識,保護自己也幫助他人。
篇二: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告家長書
親愛的的家長朋友:
你們好!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各種傳染病也悄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春季是多種傳染病高發的季節,兒童是傳染病的高發人群。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春季常見傳染病的預防知識,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陪伴他們度過一個光陰爛漫的春天。
春季常見的幾種春季傳染?。?/p>
0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已調整為“乙類乙管”,疫情防控也進入新階段,但預防新冠仍不容忽視,我們應繼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預防措施:
1、外出時與他人盡量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離。
2、堅持運動,增強體質,做一些適宜的家庭鍛煉項目。
3、咳嗽和打噴嚏時,用彎曲的肘部或紙巾遮掩口鼻,并將用過的紙巾立即扔進封閉的垃圾箱,然后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
4、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及時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有助于預防重癥。
5、如果家中有感染者,孩子要注意做好健康防護。
6、家庭成員外出回家后,應先洗手、洗臉、換衣服,把自己常用的物品,如手機等進行消毒清潔后,再抱孩子或跟孩子玩耍。
7、讓孩子保持規律的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0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患者體溫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續3-4天,或同時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癥狀。
0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軀干,繼頭面、四肢,而手足較少,且瘙癢感重,以冬春兩季多發,感染對象主要為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
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染和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觸傳染。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多見。由于本病傳染性強,患者必須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結痂為止。
0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最典型的臨床特征就是腮腺腫大,因而俗稱“痄腮”、“大嘴巴”。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發生,高發于冬春季,多發于5-9歲的兒童,成人也可發病。
患者感染后,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熱、頭痛等癥狀,其后則出現一側腮腺腫大或兩側腮腺同時腫大,2-3天內達高峰,面部一側或雙側因腫大而變形,局部疼痛、過敏,開口及咀嚼時疼痛明顯,含食酸性食物脹痛加劇。
0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餐具、奶瓶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我國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10-11月還會出現秋季小高峰。手足口病急性起病,發熱,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砂橛锌人?、流涕、食欲缺乏等癥狀。
06、肺結核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常見的慢性傳染病,最常見發生在肺部,稱為肺結核。最常通過呼吸道傳播,病人咳嗽、咯痰、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的飛沫,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從而引起感染。典型的臨床表現有咳嗽、咳痰、咯血、盜汗、胸痛、疲乏等癥狀。少數患者起病急,有中、高度發熱,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
春季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01、打疫苗
學校是人員密集的場所,容易造成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如果有疫苗可預防的疾病,建議通過打疫苗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02、勤洗手
勤洗手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后、就餐前或接觸污染環境后要洗手。
03、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保持家環境清潔和良好通風狀態。經常打掃室內,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
04、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
避免接觸感染患者,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以減少可能與患病人群的接觸機會。盡量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時要佩戴口罩。
05、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06、出現癥狀應居家休息,及早就醫
一旦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讓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場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員。如癥狀較重,應盡早前往醫院就診,以及時獲得有效治療。
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期,請家長們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保持愉快的心情;在飲食上注意,要清淡、易消化;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抵抗力。家長朋友們,從現在起讓我們一起努力,用細心和耐心給孩子一個可以盡情玩耍的溫暖春季!
篇三: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告家長書
尊敬的各位家長:
您好!進入春季,是學校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春季傳染病大多通過呼吸道傳播,如: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常見傳染病包括流感、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腦、手足口病以及還不能放松警惕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雖然我國疫情在得到較好的控制,但全球形勢依然嚴峻,新學期防疫工作依然不可松懈!
健康檢測:每天要給孩子測量體溫并觀察孩子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體溫≥37。3℃),或其他癥狀如: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應及時報告給學校,不隱瞞、謊報病情,不帶病上學。
個人防護:提醒孩子做好個人防護,不扎堆、不聚集,科學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上下學盡量選擇步行或私家車接送,步行不走人流多的地方;進入學校要主動配合學校進行體溫檢測;加強手衛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口、鼻等部位。
2、流感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主要是病人。以空氣飛沫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癥狀:突然起病的高熱、寒顫、頭痛、肌痛、全身不適。
預防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另外,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在流感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老年人、兒童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隔離期:病人隔離至病后5-7天或熱退后2天。
3、水痘
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患者是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用具傳播,傳染性極強。
主要癥狀:發熱(低熱或中等發熱及頭痛)、全身不適,皰疹:初期為紅斑疹,數小時后丘疹轉為皰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皰液透明,后轉為混濁。先出現于軀干和四肢靠近心臟一端,四肢遠端較少。曾接種過疫苗者表現不典型。多數10天左右自愈。
預防措施: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流行期間兒童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經常開窗通風等也很重要。
隔離期:病人隔離至皰疹脫痂或疹后7天。
4、猩紅熱
呼吸道傳染病,病人和帶菌者是傳染源,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主要癥狀:起病急,出現發熱、咽痛。病后24小時內出現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后脫屑。發病初期,舌有白苔、腫脹的舌乳頭凸出,俗稱“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脫落舌面光滑呈絳紅色,稱“楊梅舌”。如顏面僅有充血無皮疹,口鼻周圍充血不明顯,出現“口周蒼白圈”。
預防措施:無疫苗可預防。室內多通風換氣,加強鍛煉,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隔離期:病人隔離6天至咽拭子培養陰性;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12天。
5、流行性腮腺炎
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是早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腮腫前7日至腫大后9日有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被患者和健康帶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時間內接觸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主要癥狀:前驅癥狀可出現發熱、頭痛、無力、食欲不振等,發病1至2日后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現唾液腺腫大,通??梢娨粋然螂p側腮腺腫大。疼痛明顯,進食酸性食物疼痛加劇。除腮腺腫脹外,還可引起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預防措施:接種腮腺炎疫苗,加強通風,減少聚會。
隔離期:病人隔離至腮腺腫大消失(約3周);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21天。
6、諾如病毒感染性胃腸炎
諾如病毒傳染性強,吃了、喝了或接觸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和用具都可能被傳染。
孩子做好:勤洗手,飯前便后一定洗凈雙手。喝開水,喝溫的或涼的開水,不要喝生水。遠離嘔吐物:如果同學嘔吐,應第一時間遠離嘔吐物及污染物,不要圍觀。
家庭做好:勤通風,居室每天至少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煮熟煮透:食物必須煮熟煮透,即食蔬菜徹底洗干凈。及時就醫:如孩子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7、手足口病
腸道傳染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傳染源,主要經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
主要癥狀: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砂橛锌人浴⒘魈椤⑹秤徽竦劝Y狀。部分患者無發熱,僅有皮疹或皰疹。
預防措施:有EV71疫苗可以使用,勤洗手、勤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定期消毒,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隔離期:病人隔離至病后2周。
上述傳染病大部分以發熱、不同部位皮疹、皰疹為主要癥狀,因此,各位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檢查孩子是否出現發熱、皮疹、皰疹等癥狀,如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并將診斷結果告訴班主任老師。如醫院診斷為傳染病,家長應嚴格按照醫院及學校的要求,做好孩子隔離工作,痊愈后攜帶醫院開具的康復證明復課。
春季傳染病預防溫馨提示
為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減少傳染病發生,請您配合學校做好以下預防工作。
1、多通風: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2、勤洗手:防止病原體通過手進行傳播。
3、常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有利于體內毒素排泄,凈化體內環境。
4、補充營養: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抵抗力。
5、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少食辛辣的食物,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6、避免受涼: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7、堅持體育鍛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
8、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9、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10、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凈。
11、貯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時,生、熟要嚴格分開。
12、保持家庭環境衛生,消滅蒼蠅和蟑螂。
13、注意勞逸結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規律,能夠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14、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好的方法。
親愛的家長們,孩子的健康,是家庭與學校共同的期盼。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攜手同心、堅定守護孩子們的健康與未來!
篇四: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告家長書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春季氣溫多變,細菌容易滋生,是各種傳染病的易發期和高峰期。為保障孩子的健康與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本著“健康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我校從開學伊始即采取了系列預防措施:利用晨會班會時間開展預防傳染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做好晨檢午檢工作;勤開門窗,保持室內通風;積極開展體育活動等。為了更優質地保證孩子的健康,現就家庭有關防病知識及家庭健康飲食知識與您做以溝通:
一、防病知識
1、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衣物要勤洗勤換,不隨地吐痰,大小便等。
2、注意孩子健康飲食,不在無照、路邊攤點吃飯,不能邊走邊吃,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保證睡眠時間充足。
3、盡量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防止通過呼吸道傳播感染疾病。
4、經常和孩子一起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
5、關注每日氣溫變化,合理為孩子增減衣物,預防感冒。
6、家中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曬被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7、家中備用一些常用的消毒劑,定期對室內表面進行消毒清洗。
8、關注孩子身體狀況,如果孩子出現感冒、發熱、手口四肢出現皮疹、胃腸道不適等癥狀時,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根據上級要求,如發現孩子患有傳染病或流行病,立刻停課治療,同時如實向學校反映情況。孩子痊愈上學需有正規醫院的康復證明。對于落課的孩子,我們將義務為孩子補課。
二、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讓孩子合理面對學習、生活壓力,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與良好的心情。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
三、密切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狀況,對傳染病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如出現日報表上面的癥狀應及時送孩子到醫院診治,切莫貽誤治療時間。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讓我們家校聯手,共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安全、快樂、健康的生活環境!祝工作順利闔家歡樂。
篇五: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告家長書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各種病菌隨之滋生。春季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人體免疫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學校是人群聚集的場所,容易引起傳染病流行,我們在做好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的同時,還應注意預防其他春季常見傳染病。為了做好我校春季傳染病防控工作,特向各位家長進行傳染病防控宣傳,請各位家長認真閱讀,配合學校做好傳染病的防控工作,確保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一、新冠病毒肺炎
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感染的可能。
二、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風疹、猩紅熱等,經飛沫和直接接觸等途徑傳播。臨床表現多伴有高熱、乏力,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
1、流感
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1—3日,主要癥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
2、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兒童多見,近年成人也有發病,俗稱“乍腮”,潛伏期14—19日,主要表現為全身不適,發熱,耳下或下頜角疼痛,以耳垂為中心1—2天內迅速腫大,張口和咀嚼時疼痛。
3、水痘
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傳播途徑有:直接接觸水痘皰疹液;空氣飛沫傳播;被皰疹液污染的用具。水痘的潛伏期為12-21天,平均14天。患了水痘以后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全身皮膚分批出現皮疹,以軀干為多,頭面部次之;皮疹由最初的斑丘疹逐漸發展為皰疹,好轉后結痂;水痘為自限性疾病,約10天左右自愈,但發疹期間要注意各種并發癥,尤其是繼發感染;重癥水痘還可發生水痘肺炎、腦炎、肝炎、間質性心肌炎及腎炎等。
4、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8—12日,主要癥狀為發熱、怕光、流淚、流涕,眼結膜充血,出現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5、猩紅熱
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膚脫屑等,潛伏期1—7天。
三、諾如病毒腹瀉
由諾如病毒引起的腹瀉,傳染性強,極易通過糞口途徑或間接接觸被嘔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環境及氣溶膠傳播,還可經食物和水傳播。
四、手足口病
主要病原體有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16型,多發生于6歲以下的幼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其次是飛沫傳播,還可通過接觸病人或其排泄物、分泌物及皰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膚黏膜的皮疹、皰疹、潰瘍為典型表現。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基本的預防措施是相通的,我們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正確掌握“七步洗手法”,飯前便后及接觸臟東西后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掩口鼻,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
2、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外出要正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3、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4、盡量避免接觸活禽、死禽或其糞便。
5、及時規范清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環境消毒。
6、注意飲食衛生,喝開水,不吃生冷不潔食物,生熟食品要分開。
7、對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如新冠肺炎、流感、麻疹、水痘、流腮等,按相關要求及時接種。
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疾病非常重要,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孩子的健康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孩子的快樂成長,是我們的共同心愿!感謝各位家長一直以來對我校各項工作的支持與配合,讓我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
春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2024年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告家長書五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4年學校寒假告家長書(七篇)
預防春季傳染病心得體會400字(四篇)
2024年春季幼兒園新學期入園告家長書范文五篇
小學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小知識 小學生秋冬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小學秋冬季傳染病預防告家長書 2024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告家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