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鉤沉】1977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
拼 搏
青
春
無
悔
高
考
1977年是文革后恢復高考的第一年,那年下半年,我在屈原農場茶場中學讀高二,時序已是初冬了,教我們語文的湯蔚安老師參加了岳陽地區高考語文試卷評卷,他用那遒勁有力的鋼筆字抄錄了我大學(岳陽師專)學長謝柳青的滿分作文《心中有話向黨說》,給同學們欣賞和示范,幾十年了,湯老師那遒勁字跡不時浮現在我眼中,想到今年(2020)的高考語文作文題,大家紛紛試筆,看看當時的社會環境,人的語境和心境,可是特別讓人唏噓感嘆的事情,恍如昨天。今特轉載一文回憶改變中國及個人前途命運的恢復高考事件!(周應明)
1977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
心中有話向黨說
1977年12月,高考結束后不久,一篇考生作文的各種手抄本在湖南各地流傳,甚至還傳往大江南北,以至于此后連續數屆的高考考生都把此文當作范文學習、背誦。至今,仍有些人能一字不差地背出來。
“心啊,你慢點兒跳,慢點兒跳,讓我靜下來,把心底的話,向黨傾吐,把我真實的思想感情向黨匯報,心啊,你慢點兒跳……五年了啊五年了……一個十幾歲的青年,難道真的不想上大學?難道看到黨需要我們的時候,真的無動于衷,逃之夭夭?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誰不想升入大學,繼續深造?可是,我的父親是個教師,在‘四害’橫行的日子里,‘臭老九’的孩子怎能進高校?”
這篇作文的作者便是來自岳陽縣的21歲考生一清(原名謝柳青)。不知是哪些閱卷老師將它偷偷抄了下來,帶出了閱卷場,這才有了四處傳閱的故事。
一清說,1977年的高考作文題為“心中有話向黨說”,自己的作文曾經歷從零分到滿分的轉折。
“訴說著心底的不平,期望著東方的拂曉”“熱血在周身沸騰”“怒火在心中燃燒”……作文中的這些語句,起初被閱卷老師認為是在借高考發泄對社會的強烈不滿,因此被判為“0”分。
在試卷復查中,閱卷老師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兩派意見,一派“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老師認為“文章發泄了不健康情緒”;另一派則認為這是真正的“心中有話向黨說”,說得字字見真情。
當時在學校的代課老師(后排右二為本文口述作者一清)當年都參加了考試
隨著手抄本的流傳,這篇作文帶來的爭議驚動了省教育部門,于是教育部門派專員到岳陽地區考場,組織了一場對作文的評審。
當時,一位叫王宗萍的老師在臺上向全體閱卷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誦了這篇作文。全文講述的是一清1972年高中畢業后下鄉勞動的5年里,因父親是教師,“成分”不好,只能年復一年地看著別人被推薦上大學,心中的迷茫和思考。
相似的經歷喚起了身為教師的閱卷者們的“集體覺醒”,會場響起一片哭聲,作文也因此瞬間從零分變為滿分。
多年后,一清回憶起這段往事,仍能感受到岳陽南湖邊這瞬間的改變,它給那年冬天的高考增添了一抹溫暖底色。
其實,在當年的高考語文考試中,一清做完試卷只花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現在看來可能是小學一年級水平的題目,但當時很多人壓根分不清這是外國字還是拼音,實在是沒學過啊。”一清說,“好在我在大隊的小學當代課老師,學過拼音。”
而高考作文對一清來說更是輕松。“這是我5年來內心一直在反復訴說的話,直到最后結束我都處在一種激情之中。”
完成考卷后,一清仔細地將作文謄寫在底卷上,又數了一遍字,恰好是888個。之后,他將底卷帶回家保存了起來。
這份底卷被疊成四四方方的小豆腐塊。經過40年的歲月,紙張已經軟薄發黃,起了毛邊,但上面藍黑色的鋼筆字仍清晰可辨。
對一清來說,這早已不僅是一張考試底卷,它還帶著那個特殊年代的種種印記。在下鄉的5年里,夜晚他在工棚的馬燈下給民工們念《阿拉伯民間故事》《紅樓夢》;那年冬天,與大隊里的30來個人擠在一臺手扶拖拉機上,“轟啦啦”地去縣城參加考試……
1978年3月23日,一清來到湖南師范學院(今湖南師范大學)岳陽分院辦理了入學報到手續。坐在教室里聽到班主任老師那一聲親切的問候時,才敢確信自己真的已經是一名大學生了。
2007年,恢復高考30周年時,一清也曾在多個場合談起高考話題。那時,他的認識是“這是一次民族的復活節”。如今,他又有了新的感悟,“這是一場半睡半醒中的高考”。
“從1977年7月教育部確定恢復高考,10月人民日報發出招生公告,到12月舉行考試,雖然領導層面已認識到人才培養一天也不能再耽擱,但當時整個社會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思想也未完全解放。從零分到滿分的轉變,以及政審、體檢中出現的阻礙,都反映出人們對新事物的來臨還處在半睡半醒狀態中的一個側影?!币磺逭f。
然而,1978年舉行的高考,一清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氣氛。經過1977年冬天的高考,社會見證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以及釋放出的學習風氣,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在一清看來,與今天高考的熱鬧有些類似了。
“1977年的高考是起點,影響了我的一生。”一清說,此后,無論是留校任教,到出版社任社長、從事證券工作,還是現在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一清都心懷感恩,“我跟主流社會的節奏是合拍的,對社會的所有看法都是充滿陽光的”。
(口述/一清 采寫/程琴怡)
一清,文化學者,中宣部中國夢公益詩歌創作人?,F為自由撰稿人,中國名博沙龍主席。一清原名謝柳青,1977年考入湖南師范學院岳陽分院(今湖南理工學院),是當年湖南高考作文滿分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