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厚植家國情懷、胸懷使命擔當書寫青春答卷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奮斗中實現。2023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斗精神。更加體現出廣大青年的高度期許和親切關懷。
高考是每一個青年人邁向成年的重要轉折點,它不僅是對年輕人學科知識、文學素養、生活積累的考驗,更是對整體智識和世界觀考究,以今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題目為例“你對哪個人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學生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和思考來寫,既可分析歷史人物的曲直,又可結合當代社會現實來談,闡述當今社會稀缺的是哪一種品質。這道題,發揮和講故事的余地很大。考生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閱讀、關注點,結合歷史、時事發揮自己的理解。這里面包含著哲學觀、人生觀、世界觀等,可以寫得搖曳多姿,在這樣的作文篩選中能脫穎而出的年輕人,往往會有更成熟的思維。也往往更加心懷理想,敢于擔當,不懈奮斗,不斷書寫出不負時代饋贈,不負歷史青睞的青春答卷
心懷理想,不負國之重托。“立志圣則圣,立志賢則賢。”我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更需要有遠大的理想,有理想才有未來。袁隆平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解決13億人的吃飯難題,屠呦呦幾十年如一日,攀登科學高峰,李保國半生扎根山野讓太行山重現綠水青山。奮斗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青年人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拼搏奮戰,他們將個人小,我融入祖國大我,人民大我之中,新時代的我們要見賢思齊,摒棄“喪文化”,不做“佛系青年”,志存高遠,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
敢于擔當,不負時代使命。“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一聲。一聲巨響,驚詫世界。一個名字,蕩滌人心。”這是感動中國節目組對于敏老先生的頒獎詞,也是于敏前輩一生的寫照,他用自己的身軀擔當起民族的脊梁。廣大青年要對標先進,用“我手寫我心,我心寫祖國”的豪情與擔當勇挑時代賦予青年的歷史重任,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不懈奮斗,不負人民期望。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每個人奮斗的樣子,構成了今天中國的表情和節奏。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標志的信息化時代,新思想、新事物、新情況層出不窮。廣大青年必須牢牢抓住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期砥礪奮進,不斷豐富學識、增長見識、練就本領。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高考作文不僅是對如何認識世界的選拔考驗,更是全社會殷切的期許,同時也是新時代對青年人的新要求。我們要心懷理想,敢于擔當,不懈奮斗,才能踏平坎坷成大道,不斷攀登高峰,披荊斬棘,讓中國夢從理想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