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單詞備考觀+考前背詞法
PART A 單詞本是不用記的
I.我們究竟需要多少詞
有兩個問題我一直被問到,一是老俞的紅寶能覆蓋GRE的幾成,二是GRE詞匯有多少是有用的。第一個問題以前我詳細討論過,在九成以上,雖然這幾年新詞頻出,但是仍然認為紅寶是比較經(jīng)濟的一本單詞書,省時間省精力,如果不是想拿滿分的話該夠了。
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有關(guān),嚴格來說GRE的出題范圍是美國人認可的主流單詞,總數(shù)60,000+,若去除詞性變換和不可能考的詞大約在兩萬左右,其中最為常用的有四千到五千詞,基本等同于四級考試的單詞量,一般英文基礎者均已掌握。這樣,按照ETS的標準,我們需要準備的詞匯絕不超過15,000個。
此外,由于前輩們辛苦卓絕的工作,通過比較科學的排除方法,已成功地將這個列表縮減至11,000詞。而紅寶書可以名符其實地算是這些詞的精選,2003版的紅寶含單詞8395個,根據(jù)我讀自己專業(yè)paper的經(jīng)驗,其中有超過七成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
換句話說,掌握約有總數(shù)5,000+6,000約11,000英文單詞,是順利完成美研究生院學業(yè)的必要條件,當然,人文學科如比較文學、歷史學等要求可能更高。當然啦,對froggy和jenny來說,可能符號和專業(yè)術(shù)語更重要些,這些詞不會超過兩千個。
簡而言之
1.若要順利地通過改革前的GRE考試,一般的中國學生需要準備8000個以上的新單詞。
2.這些單詞中的大部分有實際的用處,因?qū)I(yè)不同有差異;紅寶中另外約2000詞則無用。
3.若喜歡挑戰(zhàn)極限且有時間,可以背巔峰,不過事先聲明,這些詞今后除炫耀外純屬無用。
4.對安安來說,你目前背的托福三千詞已屬于紅寶的8000范圍,以后背剩余的5000即可。
II.傳統(tǒng)教學與最好的記憶法
很難說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好處,好教材有,好老師沒。我去聽過陸爺爺?shù)囊还?jié)課,知道那樣的課上不上是大不同的,只可惜我們大多數(shù)人沒這樣的機會。所以一路過來,感覺沒學到什么,單詞記的亦很少。但是正像世上很多事情,實踐者的過失并不足以說明設計者當初的考慮是錯的,課文教學的好處很多,就背詞而言,最佳的方法就是在課文里學,在語言環(huán)境里記,非常有效。但這種方法要以相當大量的外語泛讀為基礎,一回生二回熟,勤查勤練就是了,這樣記住的詞一輩子都忘了,遠比背十幾遍紅寶牢固。舉例來說:
我大學同班的一個好朋友,高中的突然想學好英文,起初看《Shanghai Daily》,每天必一字不漏地看完,幾個月后開始看英語小說。文學興趣使然,全然不覺負擔,一年多下來,文學素養(yǎng)和英文水平俱長。六級裸考滿分,托福短短兩周的輕松準備即得660+6.0,都是我親歷之事,一點沒夸張的成分。順便說一句,他并不是外國語附中的學生,也從未參加過任何培訓班。
另一個例子是我短期的讀論文經(jīng)歷,雖然專業(yè)上學到得非常有限,但有趣地是這個過程對GRE單詞的記憶非常有好處。有些詞怎么背就是記不住,在論文是碰到一次就畢生難忘了,所以人的記憶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一言以蔽之
1.最好的背詞方法是最慢的方法,即閱讀;但若享受閱讀,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2.語境記憶、聯(lián)想記憶對記背極有幫助,這點是對使用短期記憶法背記的G友的有益提示。
PART B 為了忘卻的記憶所謂背詞法
好了,下面寫給備G的朋友。
從現(xiàn)在到六月份,還有約八個月的時間,依我看不必那么久。不過考慮到人的惰性、其間的期中、期末考試和數(shù)學系等系緊張的學業(yè),外加某些同志的托福,想也差不多。大致的安排是兩個月背詞,一到兩個月作文,兩到三個月閱讀和做題,其他雜事穿插其中。
索性來講兩個月搞定紅寶書的所謂背詞法,參考了楊鵬先生的《17天搞定GRE詞匯》和《Seraph 的26天單詞記憶法》。現(xiàn)在各位有兩個選擇,一是如我當時的安排:第一個月一天兩個list一個月背完,另一個月只需要每天抽兩小時復習;或者像揚揚目前采用的,一天一個list,堅持兩個月。
我當時選在開學的第一個月背,逃課很厲害,但后來補上了,學業(yè)上沒有影響;對于各位理科和工科的朋友,推薦使用揚揚的辦法,比較可行,一天五個小時操作性也比較強。
接下來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部分,至少從前輩們的經(jīng)歷和自己的實踐來看挺有道理。我們首先要打破背詞的誤區(qū)。正確的方法可以各有不同,但錯誤的方法一定要著力避免。
第一,不要抽時間背。短期背詞法要用整段的時間,全身心地投入。零碎的時間可以用來額外復習,盡量不要作為計劃的一部分。首先,人的惰性使自己傾向于背那些已經(jīng)比較熟的詞,長此以往會發(fā)現(xiàn)那些生詞還是不認識。其次,不利計劃的實行,這點還要再說。
第二,不能沒有計劃,背到哪兒算哪兒,也不能只有一個比較粗的計劃。在沒定計劃之前不要輕易開始,開始了就不要回頭。其他事情可以很隨意,逛街吃飯打游戲聽音樂可以隨意,背詞一定要有實際的、可操作的、落實到天的明確計劃。這并不是說背了單詞什么別的事都可以不管了,一點靈活性都沒了,不是這樣,問題是,計劃的靈活性要事先設計在計劃之中,事先考慮要周全一點,但實行起來一定不能跟自己妥協(xié)。
我推薦揚揚用五天背詞兩天補缺的日程安排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有兩個月背詞,不發(fā)生點額外的狀況打亂計劃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議他一周里面只用五個工作日背新詞和復習,盡量完成,若實在不能完成盡量把最緊迫的復習和新詞的任務完成,剩下的延后直至周末,周末一來可以補缺,二來可以補覺,非常有好處。
我當時一天背兩個list約300-400個單詞,最多的時候還要復習8個list超過1000個單詞,確實很累。有時也難以完成,但有兩個休息日作緩沖,至少自己告訴自己,這是在計劃內(nèi)的,按部就班的,所以心態(tài)很好。開始背了,大家就會背背體會,這件事不只是考驗記憶力,更是在考驗信心。輕易變動計劃往往不是一種妥協(xié)的放棄就是另一個不切實際的真實謊言的開始。
第三,不能忽視復習。復習遠比背新詞更重要。復習有兩層概念。Sarah在她的26背詞法里提到,在背一個新的list的過程中,亦要不斷復習,背完一頁復習一頁,背完第二頁,將前兩頁復習一遍又可將一個list二等分,四等分,背完一部分復習一部分,背完一半復習一半,背完后一半再將前一半復習一遍。這樣背完一遍其實已含四五次復習了。
順便說一句,網(wǎng)上常聽見有人說背一個list只要一個小時甚至更快,這完全可能是因為背的定義不同,根本不必在意。那天揚揚問我自己兩個小時才背完一個是不是慢了,我說不慢,我當時要用三個多小時,這并不假的,當然也可能是因個我自個兒比較笨。
另一層概念是過后的復習。早晚復習也算,但我沒有實行,因為當時早晚都在背,沒早晚之分。根據(jù)艾賓浩斯曲線,也是楊鵬當時的方法: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復習,對于每天一個list的朋友,我建議第20天和30各再復習一次,因為適當時間間隔的復習選比不復習重新再背有效率地多。
由上可見,第一天你只需要背list 1,第二天卻除了背list 2外還要復習1,第四天要背list 4,復習3和1。依此類推,到第14天后,穩(wěn)定在每天背一個新的,復習4個舊的list,到兩個月的后期復習量又會逐減。
當然,整個過程實際上要持續(xù)約3個月,但最后一個月任務很輕,一兩小時即可。14天到背完最后一個新list的那天是任務比較重的一段時間,一定要堅持住,這也是我提出五天背兩天歇的原因,歇的那兩天可以用來補缺和休息。同時也請美女們注意,哥們兒也要注意,復習的過程可能絲毫不比背新詞輕松,就我??值得沮喪和氣餒,各位以我這個笨人為參照,會好受很多。
這樣兩三個月下來,其實你已完整過去七遍了,毫不夸張地說,GRE已大功告成一半了。經(jīng)過這七遍,這些詞事實上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你的記憶中。雖然你還會忘記,但是簡單的復習就能再記得來,從小到大,我們都有這樣的recall經(jīng)歷。
第四,要背詞,不要背順序背場景。開始背紅寶幾天之后,你必然會略帶驚喜地發(fā)現(xiàn),哇,我連這個單詞前后是什么詞都記住了,同時,你也必然會略帶失望地感念,哎,但是我忘記這個詞是什么意思了這種現(xiàn)實被一些G友形象地稱為場景記憶,是上述短期突破記憶法的主要障礙。解決方法有二:
一是買一本叫《逆序》的書,這本書并不是簡單地從z排到a,而是以單詞的末字母排排序,等于完全打亂了詞序。
二是自己做單詞卡。這是我的方法之一,每背完一個list就用本本敲一張list用A4打出來,雖然是順序,但場景已大大弱化,也是檢查自己水平的一個好辦法。
順帶講一個問題,絕對不要跟自己妥協(xié),要設定可計量的方法來說明自己這一輪復習到位了。比如一個list只有五個以下背不出來,否則重背復習的時候,絕不可看解釋,否則完全無用;用單詞表是一個好辦法,可以標記,且沒有解釋在旁影響,不認識就是不認識不可能偷看。
PART A 單詞本是不用記的
I.我們究竟需要多少詞
有兩個問題我一直被問到,一是老俞的紅寶能覆蓋GRE的幾成,二是GRE詞匯有多少是有用的。第一個問題以前我詳細討論過,在九成以上,雖然這幾年新詞頻出,但是仍然認為紅寶是比較經(jīng)濟的一本單詞書,省時間省精力,如果不是想拿滿分的話該夠了。
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有關(guān),嚴格來說GRE的出題范圍是美國人認可的主流單詞,總數(shù)60,000+,若去除詞性變換和不可能考的詞大約在兩萬左右,其中最為常用的有四千到五千詞,基本等同于四級考試的單詞量,一般英文基礎者均已掌握。這樣,按照ETS的標準,我們需要準備的詞匯絕不超過15,000個。
此外,由于前輩們辛苦卓絕的工作,通過比較科學的排除方法,已成功地將這個列表縮減至11,000詞。而紅寶書可以名符其實地算是這些詞的精選,2003版的紅寶含單詞8395個,根據(jù)我讀自己專業(yè)paper的經(jīng)驗,其中有超過七成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
換句話說,掌握約有總數(shù)5,000+6,000約11,000英文單詞,是順利完成美研究生院學業(yè)的必要條件,當然,人文學科如比較文學、歷史學等要求可能更高。當然啦,對froggy和jenny來說,可能符號和專業(yè)術(shù)語更重要些,這些詞不會超過兩千個。
簡而言之
1.若要順利地通過改革前的GRE考試,一般的中國學生需要準備8000個以上的新單詞。
2.這些單詞中的大部分有實際的用處,因?qū)I(yè)不同有差異;紅寶中另外約2000詞則無用。
3.若喜歡挑戰(zhàn)極限且有時間,可以背巔峰,不過事先聲明,這些詞今后除炫耀外純屬無用。
4.對安安來說,你目前背的托福三千詞已屬于紅寶的8000范圍,以后背剩余的5000即可。
II.傳統(tǒng)教學與最好的記憶法
很難說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好處,好教材有,好老師沒。我去聽過陸爺爺?shù)囊还?jié)課,知道那樣的課上不上是大不同的,只可惜我們大多數(shù)人沒這樣的機會。所以一路過來,感覺沒學到什么,單詞記的亦很少。但是正像世上很多事情,實踐者的過失并不足以說明設計者當初的考慮是錯的,課文教學的好處很多,就背詞而言,最佳的方法就是在課文里學,在語言環(huán)境里記,非常有效。但這種方法要以相當大量的外語泛讀為基礎,一回生二回熟,勤查勤練就是了,這樣記住的詞一輩子都忘了,遠比背十幾遍紅寶牢固。舉例來說:
我大學同班的一個好朋友,高中的突然想學好英文,起初看《Shanghai Daily》,每天必一字不漏地看完,幾個月后開始看英語小說。文學興趣使然,全然不覺負擔,一年多下來,文學素養(yǎng)和英文水平俱長。六級裸考滿分,托福短短兩周的輕松準備即得660+6.0,都是我親歷之事,一點沒夸張的成分。順便說一句,他并不是外國語附中的學生,也從未參加過任何培訓班。
另一個例子是我短期的讀論文經(jīng)歷,雖然專業(yè)上學到得非常有限,但有趣地是這個過程對GRE單詞的記憶非常有好處。有些詞怎么背就是記不住,在論文是碰到一次就畢生難忘了,所以人的記憶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一言以蔽之
1.最好的背詞方法是最慢的方法,即閱讀;但若享受閱讀,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2.語境記憶、聯(lián)想記憶對記背極有幫助,這點是對使用短期記憶法背記的G友的有益提示。
PART B 為了忘卻的記憶所謂背詞法
好了,下面寫給備G的朋友。
從現(xiàn)在到六月份,還有約八個月的時間,依我看不必那么久。不過考慮到人的惰性、其間的期中、期末考試和數(shù)學系等系緊張的學業(yè),外加某些同志的托福,想也差不多。大致的安排是兩個月背詞,一到兩個月作文,兩到三個月閱讀和做題,其他雜事穿插其中。
索性來講兩個月搞定紅寶書的所謂背詞法,參考了楊鵬先生的《17天搞定GRE詞匯》和《Seraph 的26天單詞記憶法》。現(xiàn)在各位有兩個選擇,一是如我當時的安排:第一個月一天兩個list一個月背完,另一個月只需要每天抽兩小時復習;或者像揚揚目前采用的,一天一個list,堅持兩個月。
我當時選在開學的第一個月背,逃課很厲害,但后來補上了,學業(yè)上沒有影響;對于各位理科和工科的朋友,推薦使用揚揚的辦法,比較可行,一天五個小時操作性也比較強。
接下來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部分,至少從前輩們的經(jīng)歷和自己的實踐來看挺有道理。我們首先要打破背詞的誤區(qū)。正確的方法可以各有不同,但錯誤的方法一定要著力避免。
第一,不要抽時間背。短期背詞法要用整段的時間,全身心地投入。零碎的時間可以用來額外復習,盡量不要作為計劃的一部分。首先,人的惰性使自己傾向于背那些已經(jīng)比較熟的詞,長此以往會發(fā)現(xiàn)那些生詞還是不認識。其次,不利計劃的實行,這點還要再說。
第二,不能沒有計劃,背到哪兒算哪兒,也不能只有一個比較粗的計劃。在沒定計劃之前不要輕易開始,開始了就不要回頭。其他事情可以很隨意,逛街吃飯打游戲聽音樂可以隨意,背詞一定要有實際的、可操作的、落實到天的明確計劃。這并不是說背了單詞什么別的事都可以不管了,一點靈活性都沒了,不是這樣,問題是,計劃的靈活性要事先設計在計劃之中,事先考慮要周全一點,但實行起來一定不能跟自己妥協(xié)。
我推薦揚揚用五天背詞兩天補缺的日程安排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有兩個月背詞,不發(fā)生點額外的狀況打亂計劃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議他一周里面只用五個工作日背新詞和復習,盡量完成,若實在不能完成盡量把最緊迫的復習和新詞的任務完成,剩下的延后直至周末,周末一來可以補缺,二來可以補覺,非常有好處。
我當時一天背兩個list約300-400個單詞,最多的時候還要復習8個list超過1000個單詞,確實很累。有時也難以完成,但有兩個休息日作緩沖,至少自己告訴自己,這是在計劃內(nèi)的,按部就班的,所以心態(tài)很好。開始背了,大家就會背背體會,這件事不只是考驗記憶力,更是在考驗信心。輕易變動計劃往往不是一種妥協(xié)的放棄就是另一個不切實際的真實謊言的開始。
第三,不能忽視復習。復習遠比背新詞更重要。復習有兩層概念。Sarah在她的26背詞法里提到,在背一個新的list的過程中,亦要不斷復習,背完一頁復習一頁,背完第二頁,將前兩頁復習一遍又可將一個list二等分,四等分,背完一部分復習一部分,背完一半復習一半,背完后一半再將前一半復習一遍。這樣背完一遍其實已含四五次復習了。
順便說一句,網(wǎng)上常聽見有人說背一個list只要一個小時甚至更快,這完全可能是因為背的定義不同,根本不必在意。那天揚揚問我自己兩個小時才背完一個是不是慢了,我說不慢,我當時要用三個多小時,這并不假的,當然也可能是因個我自個兒比較笨。
另一層概念是過后的復習。早晚復習也算,但我沒有實行,因為當時早晚都在背,沒早晚之分。根據(jù)艾賓浩斯曲線,也是楊鵬當時的方法: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復習,對于每天一個list的朋友,我建議第20天和30各再復習一次,因為適當時間間隔的復習選比不復習重新再背有效率地多。
由上可見,第一天你只需要背list 1,第二天卻除了背list 2外還要復習1,第四天要背list 4,復習3和1。依此類推,到第14天后,穩(wěn)定在每天背一個新的,復習4個舊的list,到兩個月的后期復習量又會逐減。
當然,整個過程實際上要持續(xù)約3個月,但最后一個月任務很輕,一兩小時即可。14天到背完最后一個新list的那天是任務比較重的一段時間,一定要堅持住,這也是我提出五天背兩天歇的原因,歇的那兩天可以用來補缺和休息。同時也請美女們注意,哥們兒也要注意,復習的過程可能絲毫不比背新詞輕松,就我??值得沮喪和氣餒,各位以我這個笨人為參照,會好受很多。
這樣兩三個月下來,其實你已完整過去七遍了,毫不夸張地說,GRE已大功告成一半了。經(jīng)過這七遍,這些詞事實上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你的記憶中。雖然你還會忘記,但是簡單的復習就能再記得來,從小到大,我們都有這樣的recall經(jīng)歷。
第四,要背詞,不要背順序背場景。開始背紅寶幾天之后,你必然會略帶驚喜地發(fā)現(xiàn),哇,我連這個單詞前后是什么詞都記住了,同時,你也必然會略帶失望地感念,哎,但是我忘記這個詞是什么意思了這種現(xiàn)實被一些G友形象地稱為場景記憶,是上述短期突破記憶法的主要障礙。解決方法有二:
一是買一本叫《逆序》的書,這本書并不是簡單地從z排到a,而是以單詞的末字母排排序,等于完全打亂了詞序。
二是自己做單詞卡。這是我的方法之一,每背完一個list就用本本敲一張list用A4打出來,雖然是順序,但場景已大大弱化,也是檢查自己水平的一個好辦法。
順帶講一個問題,絕對不要跟自己妥協(xié),要設定可計量的方法來說明自己這一輪復習到位了。比如一個list只有五個以下背不出來,否則重背復習的時候,絕不可看解釋,否則完全無用;用單詞表是一個好辦法,可以標記,且沒有解釋在旁影響,不認識就是不認識不可能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