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語: 酒后之勇
俚語: 酒后之勇
玩轉(zhuǎn)“棒球”:口語:改天吧!俗語:事不過三 俚語:有一手
英語中,不少俚語都和Dutch(荷蘭人)有關(guān),只是,倒霉的“荷蘭人”在英美俚語中的角色實(shí)在不敢恭維。除了大家最為熟悉的“go Dutch”(AA制)還說的過去,很多由“荷蘭人”構(gòu)成的合成詞都帶有貶義色調(diào),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就是一例。 “Dutch”在英語詞匯中的“貶義地位”,源于17世紀(jì)的“Anglo-Dutch Wars”(英荷戰(zhàn)爭)。為了爭奪海上霸權(quán),“荷蘭人”曾是英國民眾的眼中釘。據(jù)載,“Dutch courage”最早出自于英國詩人Edmund Waller(艾德蒙·沃勒)的“Instructions to a painter”,在書中,沃勒戲謔荷蘭人,說“荷蘭人的勇氣”只在酒醉后才瞬時(shí)迸發(fā)。 當(dāng)然,這句反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英勇的“Dutch courage”自被后世流傳至今,看例句:He had a quick drink to give him Dutch courage(為了壯膽,他端起酒一飲而盡)。此外,“酒后之勇”也可用“l(fā)iquor courage”來表達(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