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程改革下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偉大教育家孔子的一番話,道出了學習的真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對小學英語教學來說,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并不斷對其激發和發展,使之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持久的影響,也就成為了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略談幾點看法。
一、從“新“奇入手,讓學生產生英語學習興趣
兒童眼中的世界,永遠充滿著新奇,對新鮮的事物有著天然的敏銳和好奇。對小學生來說,英語就是一門新奇的學科,一種新鮮的事物,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握住這一學科優勢,從“新與“奇入手,讓學生走進英語世界,逐漸認識它、了解它,并能樂于接受它,進而產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開篇第一課,我進行了這樣的設計:
T: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I’m Mr Yu.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幾句非常簡短的英語句子,雖讓學生如墜五里煙霧,但其新奇性卻立刻吸引了學生,吊起了他們想了解教師話語內容的“胃口,從而將學生拉入了英語學習的氛圍中來,激起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
T:剛才老師說的,大家知道是哪個國家的語言嗎?
S:英國的。
T:Very good. 你們喜歡英語嗎?
S:喜歡。
T:那么你們都會說哪些英語?
S:Hello. Hi. Yes. No……
這一提問,將學生在生活中已接觸的一些簡單英語知識引入,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興趣。
T:嗬!大家知道的還真不少,相信你們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會更上一層樓。從今天開始,老師就要帶領大家乘著知識的快船到英語的海洋里去遨游,你們喜歡和老師一起去嗎?
S:喜歡。
一段小對話,讓孩子們體味到了英語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初步形成了他們對英語的感情。
之后,我又播放了第一課E板塊中《Good morning》的歌曲,更加激發了他們對英語的熱愛之情。下課之后,不少學生圍住我:“老師,英語是不是很有意思?“我喜歡學英語……
這樣的切入,抓住了學生好奇心和表現欲強的特點,讓他們嘗到了英語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從而使他們產生了學習英語的愿望和興趣,也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建立良好融洽師生的關系,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學的關鍵,因為對小孩子來說,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多的是來自于對老師的喜歡。這也正如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所說: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人與人的主體間的靈與肉的交流活動。教學實踐中,我總是以大朋友的身份看待學生,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從孩子的思維出發設計教學方法,為他們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也贏得了孩子們對我的喜愛。具體教學中,我經常以“Good, Great, You’re clever……等鼓勵性的語言,不斷激發孩子的表現欲,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躍躍欲說。對那些較為淘氣的學生,我總堅信“他們不是差生,只是學習上有差異的理念,經常給他們一絲微笑、一句溫馨提示,讓他們重新建構起英語學習的信心,以保持他們的英語學習熱情和興趣。
三、充分依托教材,靈活教學方法,深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要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現行的教材設計新穎,內容也貼近了學生生活,非常適應小學生的興趣需求。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些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將教材中的書面學習內容轉化為鮮活的、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課堂英語活動,從而有力深化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方法:
1、對話表演激趣。對話表演就是讓學生把當堂所學內容與此前所學內容有機結合,以演和說的形式表現出來,著力鍛煉學生的“聽、說、演能力,促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口感,提高學生的交際水平。如學習三年級英語教材“Unit 5 At the zoo一課時,在學生掌握了兩句簡單日常用語“What’s this?、“What’s that?的發音和用法后,我就開始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設計對話,并展開了組間的表演比賽活動,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興致,他們情緒高漲,積極準備,認真表演,都完成得非常得出色,也加深了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2、游戲激趣。福祿貝爾說:“游戲是兒童內心世界表現于外的一種活動,游戲式的教學,不但能讓學生維持學習動機,也能讓學生通過游戲或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摸索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潛能。將游戲引入到英語課堂中,也體現了“課標中所倡導的“聽、做、說、唱、玩、演的要求。⑴ 猜測游戲,如“At the zoo一課中的單詞主要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動物類,于是我采取了用課本遮住卡片中動物軀體某一部分的辦法,讓學生通過漏出的一小部分猜測是什么動物,充分滿足了孩子們的表現欲,有力活動躍了課堂氣氛,也使他們在不斷的猜測中很快掌握了有關動物的發音。⑵聲音游戲,主要是通過模仿不同的聲音,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鞏固所學動物單詞時,我設計了說一個動物單詞,由學生模仿這種動物的聲音的游戲,學生都爭先恐后,單詞鞏固效率也大大提高;在學習一些重點句型的發音時,我也經常采用不同聲音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時而高聲,時而低聲,時而粗聲,時而尖聲等,讓學生在跟讀時注意力完全被集中在模仿老師聲音之時,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有關句型,從而將單調的句型變成了生動活潑、賦予感情的句子。⑶實物游戲,如在教學“數字0至10時,我拿出了一部電話機,讓他們用英語來報電話號碼,在電話上練習撥打,這就把英語語言運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學生都覺得親切、易學,興趣大增。⑷唱歌游戲,當學生學習精力不太集中或者比較累的時候,我就會和學生們一起唱一首以前學過的英文歌曲,調節學生的思維興奮點,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鞏固了學生所學知識。
3、競賽激趣。小學生天性好動,適量的競賽活動能激發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進取心,又能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 “Unit 4 My classroom一課時,針對課文中“Open the windows. Clean the desk. 之類對話、動作短語比較多的特點,我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從每個小組里選出一名成員,當我用英語說一個動作時,看誰能正確、快速做出相應的動作,誰就能獲得老師獎的小金星標志。為了爭取更多的小金星,學生情緒非常高漲,都躍躍欲試。有效的激勵,也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偉大教育家孔子的一番話,道出了學習的真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對小學英語教學來說,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并不斷對其激發和發展,使之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持久的影響,也就成為了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略談幾點看法。
一、從“新“奇入手,讓學生產生英語學習興趣
兒童眼中的世界,永遠充滿著新奇,對新鮮的事物有著天然的敏銳和好奇。對小學生來說,英語就是一門新奇的學科,一種新鮮的事物,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握住這一學科優勢,從“新與“奇入手,讓學生走進英語世界,逐漸認識它、了解它,并能樂于接受它,進而產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開篇第一課,我進行了這樣的設計:
T: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I’m Mr Yu.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幾句非常簡短的英語句子,雖讓學生如墜五里煙霧,但其新奇性卻立刻吸引了學生,吊起了他們想了解教師話語內容的“胃口,從而將學生拉入了英語學習的氛圍中來,激起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
T:剛才老師說的,大家知道是哪個國家的語言嗎?
S:英國的。
T:Very good. 你們喜歡英語嗎?
S:喜歡。
T:那么你們都會說哪些英語?
S:Hello. Hi. Yes. No……
這一提問,將學生在生活中已接觸的一些簡單英語知識引入,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興趣。
T:嗬!大家知道的還真不少,相信你們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會更上一層樓。從今天開始,老師就要帶領大家乘著知識的快船到英語的海洋里去遨游,你們喜歡和老師一起去嗎?
S:喜歡。
一段小對話,讓孩子們體味到了英語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初步形成了他們對英語的感情。
之后,我又播放了第一課E板塊中《Good morning》的歌曲,更加激發了他們對英語的熱愛之情。下課之后,不少學生圍住我:“老師,英語是不是很有意思?“我喜歡學英語……
這樣的切入,抓住了學生好奇心和表現欲強的特點,讓他們嘗到了英語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從而使他們產生了學習英語的愿望和興趣,也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建立良好融洽師生的關系,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學的關鍵,因為對小孩子來說,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多的是來自于對老師的喜歡。這也正如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所說: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人與人的主體間的靈與肉的交流活動。教學實踐中,我總是以大朋友的身份看待學生,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從孩子的思維出發設計教學方法,為他們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也贏得了孩子們對我的喜愛。具體教學中,我經常以“Good, Great, You’re clever……等鼓勵性的語言,不斷激發孩子的表現欲,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躍躍欲說。對那些較為淘氣的學生,我總堅信“他們不是差生,只是學習上有差異的理念,經常給他們一絲微笑、一句溫馨提示,讓他們重新建構起英語學習的信心,以保持他們的英語學習熱情和興趣。
三、充分依托教材,靈活教學方法,深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要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現行的教材設計新穎,內容也貼近了學生生活,非常適應小學生的興趣需求。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些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將教材中的書面學習內容轉化為鮮活的、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課堂英語活動,從而有力深化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方法:
1、對話表演激趣。對話表演就是讓學生把當堂所學內容與此前所學內容有機結合,以演和說的形式表現出來,著力鍛煉學生的“聽、說、演能力,促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口感,提高學生的交際水平。如學習三年級英語教材“Unit 5 At the zoo一課時,在學生掌握了兩句簡單日常用語“What’s this?、“What’s that?的發音和用法后,我就開始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設計對話,并展開了組間的表演比賽活動,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興致,他們情緒高漲,積極準備,認真表演,都完成得非常得出色,也加深了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2、游戲激趣。福祿貝爾說:“游戲是兒童內心世界表現于外的一種活動,游戲式的教學,不但能讓學生維持學習動機,也能讓學生通過游戲或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摸索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潛能。將游戲引入到英語課堂中,也體現了“課標中所倡導的“聽、做、說、唱、玩、演的要求。⑴ 猜測游戲,如“At the zoo一課中的單詞主要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動物類,于是我采取了用課本遮住卡片中動物軀體某一部分的辦法,讓學生通過漏出的一小部分猜測是什么動物,充分滿足了孩子們的表現欲,有力活動躍了課堂氣氛,也使他們在不斷的猜測中很快掌握了有關動物的發音。⑵聲音游戲,主要是通過模仿不同的聲音,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鞏固所學動物單詞時,我設計了說一個動物單詞,由學生模仿這種動物的聲音的游戲,學生都爭先恐后,單詞鞏固效率也大大提高;在學習一些重點句型的發音時,我也經常采用不同聲音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時而高聲,時而低聲,時而粗聲,時而尖聲等,讓學生在跟讀時注意力完全被集中在模仿老師聲音之時,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有關句型,從而將單調的句型變成了生動活潑、賦予感情的句子。⑶實物游戲,如在教學“數字0至10時,我拿出了一部電話機,讓他們用英語來報電話號碼,在電話上練習撥打,這就把英語語言運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學生都覺得親切、易學,興趣大增。⑷唱歌游戲,當學生學習精力不太集中或者比較累的時候,我就會和學生們一起唱一首以前學過的英文歌曲,調節學生的思維興奮點,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鞏固了學生所學知識。
3、競賽激趣。小學生天性好動,適量的競賽活動能激發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進取心,又能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 “Unit 4 My classroom一課時,針對課文中“Open the windows. Clean the desk. 之類對話、動作短語比較多的特點,我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從每個小組里選出一名成員,當我用英語說一個動作時,看誰能正確、快速做出相應的動作,誰就能獲得老師獎的小金星標志。為了爭取更多的小金星,學生情緒非常高漲,都躍躍欲試。有效的激勵,也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