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那些事兒:三代人的英語學習之路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英語那些事兒:三代人的英語學習之路

  昨天去市場買菜的時候,賣豆腐的大媽正在打電話,她一邊給我切豆腐,一邊對著電話說:OK. Bye-bye!我忽然就笑了起來。Yes、OK這些簡單的英語單詞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即便是年紀很大的人也能脫口而出了。

  想起寒假時我的小侄子放的一首歌,旋律很優美,我卻一個單詞也聽不懂,聲音類似唔嘚啊唔嘚,巴巴唔嘚,反反復復。我問他這是什么情況,他說:一首法語歌,翻譯過來就是爸爸去哪兒了。他的爺爺(我的爸爸)啞然失笑,說了一句日語:臊嘚思耐(原來如此啊)。

  現代資訊如此發達,連廁所都用英語字母WC來代替了,社會進入了一個文化大融合的時代。語言是傳承不同文化的載體,每一種語言都以其獨到的魅力勾起我們的興趣,吸引我們不斷學習。掌握一門外語進行涉外交流溝通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現象。但是在30年前我們學英語那會兒,甚或是50年前父親那輩人學英語那會兒,學習的目的不一樣,供學習的硬件和學習的方法也大不相同。看來,回憶一下我家祖孫三代人學習英語的歷程是件很值得的憶苦思甜的事情了。

  為祖國強大而學英語

  父親是上世紀6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他陰差陽錯地選擇了英語專業。他那一代人中學時代學的都是俄語。我們小時候經常聽他回憶當年學習俄語的情景,我到現在還記得他說的非常有趣的幾個俄語詞:歐期尼哈拉朔(好),達斯維達尼亞(謝謝)而說起來為什么他們當年要學英語專業,老爸說,那時候國家需要人才,英語方面的人才又奇缺,為了響應黨的號召,他愿意去當先驅。理由就這么簡單!父親那一輩人當時根本就不會去想就業、賺錢和前途之類的問題。

  父親那一輩人本來上學就晚,到了大學才從26個英文字母開始學英語,這無疑非常困難。在語音課上,他們要死記硬背48個音標,而且老師要求極其嚴格,幾個月的學習之后,老師便要求學生上課不許說漢語。父親當年的老師中有這樣一位:他早年也是讀的俄語專業,大學畢業后留校當俄語老師,后來響應黨的號召去上海外國語學院進修了幾年英語,回來后改當了英語老師。所以,學生們在被這位老師告知上課時不許說母語之后,就鉆了個空子,如果不會用英語表達,他們就會半英語半俄語地和老師溝通,搞得課堂上笑聲不斷大家雖然年紀大了,剛開始學英語也很吃力,但是那時的他們理想遠大,而且把老師的話當圣旨一樣絕對執行,所以進步還是很快的。聽父親說他們黑燈半夜都在背英語,半夜說夢話都蹦英語單詞。

  那時,倘若泛讀老師要求學生們一周內讀完某本英文原版小說,學生們絕對不敢八天完成,所以到現在老爸還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好多英文小說的名字: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Robinson Crusoe、Pride and Prejudice、Jane Eyre、Wuthering Heights父親已把這些小說的內容爛熟于心,動不動就會在難以做出抉擇的時候喊出莎翁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這一切是有原因的。那時,課本上滿是這樣的句子:Long live Chairman Mao (毛主席萬歲)Chairman Mao is the red sun in our hearts (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The working class is our leading class (工人階級是我們的領導階級)因為課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詞匯很少,更多的是政治詞匯,所以他們就會在難得的英文原版作品中汲取營養。那時沒有多媒體,學生們自己也買不起錄音機。但是每個教室里會配有一個喇叭,由系里的語音室統一在固定的時間給學生播放錄音,有時是課文的錄音,有時是事先從廣播中錄下來的Radio Peking或者BBC節目,但絕對不是現場直播。

  每周一次的英文原版電影放映算是過年般的英語學習大餐了。對于學習任務,只要老師一句話,學生們無不言聽計從。老師說,學習英語需要點滴積累,于是每天早操之后學生們便在校園里甚或是馬路邊上背單詞或讀課文,邊走邊大聲朗讀。老爸就通過這種方式背過不少莎翁名句,這還真有點咱們新東方名師的范兒。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后來聽老爸說,他的很多同學都成為教學一線的領軍人物。看來功夫果然在詩外啊,想學好一門知識,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父親是他那個年代以英語為專業的人士的典型代表,但事實上,他們那個年代的英語普及率是極低的。社會上還在進行掃盲工作呢,英語這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又有幾個人懂呢?那時候會說英語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同時,整個社會對英語的認同度也沒有現在這么高,所以他們的英語學習路之難可想而知,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簡單而原始,唯有刻苦兩個字能為那個時代做個總結了。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認真而又嚴肅地拿著紙和筆對老爸進行了采訪,記了滿滿三頁紙,因為本文篇幅有限,還有很多精彩的內容沒能和大家分享。但是,當我聽到一個70歲的老人迄今還能用字正腔圓的英式發音流利地說出This is Radio Peking. Were now on the air with one program in English from North America時,我驚詫了、感動了、汗顏了我簡直想象不出他們那代人是怎么學英語的,而50年前的所學和所聽又是如何影響了他的一生。但我能深深感受到的是,英語已經融入了他的血液中這是什么樣的熱愛和刻苦才能達到的境界啊!

  昨天去市場買菜的時候,賣豆腐的大媽正在打電話,她一邊給我切豆腐,一邊對著電話說:OK. Bye-bye!我忽然就笑了起來。Yes、OK這些簡單的英語單詞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即便是年紀很大的人也能脫口而出了。

  想起寒假時我的小侄子放的一首歌,旋律很優美,我卻一個單詞也聽不懂,聲音類似唔嘚啊唔嘚,巴巴唔嘚,反反復復。我問他這是什么情況,他說:一首法語歌,翻譯過來就是爸爸去哪兒了。他的爺爺(我的爸爸)啞然失笑,說了一句日語:臊嘚思耐(原來如此啊)。

  現代資訊如此發達,連廁所都用英語字母WC來代替了,社會進入了一個文化大融合的時代。語言是傳承不同文化的載體,每一種語言都以其獨到的魅力勾起我們的興趣,吸引我們不斷學習。掌握一門外語進行涉外交流溝通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現象。但是在30年前我們學英語那會兒,甚或是50年前父親那輩人學英語那會兒,學習的目的不一樣,供學習的硬件和學習的方法也大不相同。看來,回憶一下我家祖孫三代人學習英語的歷程是件很值得的憶苦思甜的事情了。

  為祖國強大而學英語

  父親是上世紀6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他陰差陽錯地選擇了英語專業。他那一代人中學時代學的都是俄語。我們小時候經常聽他回憶當年學習俄語的情景,我到現在還記得他說的非常有趣的幾個俄語詞:歐期尼哈拉朔(好),達斯維達尼亞(謝謝)而說起來為什么他們當年要學英語專業,老爸說,那時候國家需要人才,英語方面的人才又奇缺,為了響應黨的號召,他愿意去當先驅。理由就這么簡單!父親那一輩人當時根本就不會去想就業、賺錢和前途之類的問題。

  父親那一輩人本來上學就晚,到了大學才從26個英文字母開始學英語,這無疑非常困難。在語音課上,他們要死記硬背48個音標,而且老師要求極其嚴格,幾個月的學習之后,老師便要求學生上課不許說漢語。父親當年的老師中有這樣一位:他早年也是讀的俄語專業,大學畢業后留校當俄語老師,后來響應黨的號召去上海外國語學院進修了幾年英語,回來后改當了英語老師。所以,學生們在被這位老師告知上課時不許說母語之后,就鉆了個空子,如果不會用英語表達,他們就會半英語半俄語地和老師溝通,搞得課堂上笑聲不斷大家雖然年紀大了,剛開始學英語也很吃力,但是那時的他們理想遠大,而且把老師的話當圣旨一樣絕對執行,所以進步還是很快的。聽父親說他們黑燈半夜都在背英語,半夜說夢話都蹦英語單詞。

  那時,倘若泛讀老師要求學生們一周內讀完某本英文原版小說,學生們絕對不敢八天完成,所以到現在老爸還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好多英文小說的名字: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Robinson Crusoe、Pride and Prejudice、Jane Eyre、Wuthering Heights父親已把這些小說的內容爛熟于心,動不動就會在難以做出抉擇的時候喊出莎翁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這一切是有原因的。那時,課本上滿是這樣的句子:Long live Chairman Mao (毛主席萬歲)Chairman Mao is the red sun in our hearts (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The working class is our leading class (工人階級是我們的領導階級)因為課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詞匯很少,更多的是政治詞匯,所以他們就會在難得的英文原版作品中汲取營養。那時沒有多媒體,學生們自己也買不起錄音機。但是每個教室里會配有一個喇叭,由系里的語音室統一在固定的時間給學生播放錄音,有時是課文的錄音,有時是事先從廣播中錄下來的Radio Peking或者BBC節目,但絕對不是現場直播。

  每周一次的英文原版電影放映算是過年般的英語學習大餐了。對于學習任務,只要老師一句話,學生們無不言聽計從。老師說,學習英語需要點滴積累,于是每天早操之后學生們便在校園里甚或是馬路邊上背單詞或讀課文,邊走邊大聲朗讀。老爸就通過這種方式背過不少莎翁名句,這還真有點咱們新東方名師的范兒。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后來聽老爸說,他的很多同學都成為教學一線的領軍人物。看來功夫果然在詩外啊,想學好一門知識,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父親是他那個年代以英語為專業的人士的典型代表,但事實上,他們那個年代的英語普及率是極低的。社會上還在進行掃盲工作呢,英語這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又有幾個人懂呢?那時候會說英語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同時,整個社會對英語的認同度也沒有現在這么高,所以他們的英語學習路之難可想而知,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簡單而原始,唯有刻苦兩個字能為那個時代做個總結了。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認真而又嚴肅地拿著紙和筆對老爸進行了采訪,記了滿滿三頁紙,因為本文篇幅有限,還有很多精彩的內容沒能和大家分享。但是,當我聽到一個70歲的老人迄今還能用字正腔圓的英式發音流利地說出This is Radio Peking. Were now on the air with one program in English from North America時,我驚詫了、感動了、汗顏了我簡直想象不出他們那代人是怎么學英語的,而50年前的所學和所聽又是如何影響了他的一生。但我能深深感受到的是,英語已經融入了他的血液中這是什么樣的熱愛和刻苦才能達到的境界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视频亚洲色图| 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老师xxxx69动漫|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亚洲欧美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a资源在线观看|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嘟嘟嘟www免费高清在线中文|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网站| 欧美va天堂va视频va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翁止熄痒禁伦短文合集免费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FREEXX性黑人大战欧美| 成都4片p高清视频|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久久| 免费看黄色软件大全| 英语老师解开裙子坐我腿中间|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A毛片毛片看免费|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 | 嫩草影院在线入口| 久久99中文字幕伊人| 日韩综合第一页|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短文d| 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