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過渡期”時的準備工作
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中,是他們學習生活的又一個轉折。有人把中學時代比喻為人生成長過程中成敗的十字路口,按照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可塑性最大,危險性最大,最不穩定的年齡階段。初中與小學相比,不論是課程設置、授課方式、管理模式、還是學生本人的身心發展水平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對每一初一新生來講都是一個重大的挑戰。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盡管自己的孩子仍很努力,但成績卻不如小學時好了。這是由于孩子不適應中學學習生活的緣故。
從小學進入初中后,學生的不適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初中生身份不適應;對教師較為放手的教育方式不適應;對多學科齊頭并進的教學形式不適應;對教師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授課方式不適應;對與更多的陌生同學交往不適應等等。
有了這么多的不適應,就使得許多小學生上了初中后,竟然覺得自己不會學習了,不會聽課了,不會交往了,處處感到不習慣,嚴重者還會產生厭學情緒或伴有散漫、打架等行為。
為此,作為家長必須盡快了解初中教育特點,幫助孩子完成初中銜接教育,讓每一位初一新生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角色,愉快完成初中學習。從孩子這方面來說,家長首先要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在孩子升入初中之前,家長就把孩子在適應期里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講給他們聽,讓他們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到他即將升入的學校去看看,讓孩子了解下學校的整個人文環境和物質環境,最好能找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給孩子介紹一下學校的大概情況和特點,進一步幫助孩子增強對學校的認識和了解,減少陌生感。另外,在平時與孩子的交流、教育中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認識并做好四個方面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