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四六級考前內部串講講義閱讀理解的部分
綜述
作為一種基本的命題形式,閱讀理解一直都在四級考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般地,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思考:
第一,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和難句分析理解能力
1、單詞量是體現閱讀水平最重要的尺度之一。大量的單詞,一方面能夠幫助我們清晰把握文章準確的含義,另一方面又能給予相當的速度保證。但是,從這兩年最新的考試情況來看,我們發現許多閱讀理解中的許多涉及的許多詞匯要求考生全面了解這個詞的完整意義,尤其是單詞生僻的含義。如果復習時缺乏這種認識,必然導致做題時捉襟見肘、處處被動。如,further除作形容詞、副詞外還可作動詞表示增進、促進company除公司之外還表示伙伴之意。
當然認詞是掌握詞匯最基本的要求,對于想取得高分的同學來說,光是知道一個詞的詞義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知道這個詞與其他詞,尤其是其同義詞和近義詞的區別。
2、長難句一般是指結構復雜難以理解的句子,也有一些其實結構并不復雜,但因為句子很長也很容易讓人困惑,大大增加我們理解的難度,成為我們獲取高分的攔路虎。因此,復習時一定要重視長難句的分析和理解。
第二,具備正確的閱讀方法
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固然有賴于考生平時的多閱讀和多積累。但是,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為此我們提出通過邏輯關系來閱讀。英文是非常講究邏輯關系的語言。而邏輯關系并不抽象,它深深滲透到了文章的各個角落,而且這些邏輯關系同時也是文章語句得以聯系和組合的最深層次的原因。邏輯關系散布在文章的句子內部、句句之間、以及段落之間。最基本的邏輯關系有以下幾種:
1、因果關系:as a result ,therefore,hence,consequently,because, for, due to, hence, consequently等等。
2、并列、遞進關系:and, or, then,in addition,besides,in other words,moreover等等
3、轉折關系:however,but, yet, in fact等等。
這些我們其實已經很熟悉的邏輯提示詞在文章中起的效果,并非僅僅是銜接文章的句子,從閱讀的角度來看,其實同時在給我們某種提示,告訴我們哪些句子是有效信息,相對重要的信息,哪些信息是相對不重要的信息,因為我們在處理文章的時候,有一條清晰的思路,你不是為了完整翻譯文章而進行閱讀,而是為了獲取主旨來閱讀。
比如因果關系。原因和結果兩句話同時出現的時候,我們更關心的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原因的存在只是為了使得文章的論證更加有說服力,讓讀者更加相信這個結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所以,從獲取句子主旨這個閱讀的終極目標來看,原因就變得相對不重要了,我們可以把表示原因的句子直接跳開,保留體現結果意義的句子來閱讀和把握。
2005年6月四級閱讀理解真題中就有這樣的一些句子:
And consumers would wait up to a decade to gain any benefits, because drilling could begin only after much bargaining over leases, environmental permits and regulatory review.
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邏輯提示詞because,它之后牽引出的是具體原因的分析,所以,從獲取文章main idea的角度來看,完全可以把其后的信息全部刪除。
轉折關系也是如此。轉折詞匯在句子銜接處出現,說明作者陳述的內容的邏輯主旨發生了變化,因此,轉折邏輯詞之前的信息就變得不重要了,簡單的處理方法是可以僅閱讀轉折詞之后的信息。
例如,He has argued that tapping ANWRs oil would help ease Californias electricity crisis and provide a major boost to the countrys energy independence. But no one knows for sure how much crude oil lies buried beneath the frozen earth, with the last government survey, conducted in 1998, projecting output anywhere from 3 billion to 16 billion barrels.
再例:
It did not test the claims, but compared them to labeling guidelines set by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n September, 1999.
相應地,并列遞進關系,意味著并列、和遞進類的邏輯提示詞前后銜接的信息屬于并列和遞進的關系,從主旨的體現上前后沒有發生變化,而更多的體現為前后句子主旨的相似性,所以我們選擇其中的一半進行閱讀,保證了閱讀質量的基礎上,極大地提高了閱讀速度。
第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要以較快的速度從大量材料中捕捉主旨信息的閱讀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影響,為此,從教學實踐中出現的一些代表性的問題,我們提出一些建議。
1、成組視讀。成組視讀閱讀的是一個個的意群,這樣,一方面閱讀的速度可高于逐字閱讀的好幾倍,另一方面很容易把每個意群中的關鍵詞串起來理解。因此,建議考生在開始平時應有意識地進行訓練。
2、單次通讀。所謂單次通讀就是要盡量減少閱讀文章反復的次數,盡量做到在第一次通讀的過程中就能夠獲取文章的主旨。相當多的學生對閱讀已經產生心理定勢,即認為自已第一遍肯定讀不懂,因此反復多遍,習慣于在不加限定的時間內,對一小塊文章精雕細琢,浪費了很多時間。
3、直接譯讀。在閱讀過程中,應該將所讀的句子直接進行理解,而不應該不斷地進行逐詞逐句的翻譯,通過譯成母語來輔助理解。這樣,就把閱讀理解轉化成了英譯漢的工作,影響了閱讀速度,同時限制了對文章關鍵信息的串聯。
總的來說,從最新的考試題來看,閱讀理解部分難度與往年基本持平。對于將在下一次試行的新四級考試,考生們也不用過分擔心,因為測試的重點依然體現在考生對文章閱讀本身的掌握是否得當。因此,平時的練習還是要立足現有的真題,培養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許多考生把注意力過分地集中在題目上,固然我們相信閱讀理解確實是需要解題技巧,但是相對而言,如果想從閱讀能力上真正有所提升,還是要首先學會真正有效地進行閱讀,這樣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來說,我們在考試前的閱讀復習可以加強如下幾個部分。
更多信息請訪問:
1
第一部分 長難句的理解
長難句的明顯特點就是句子比較長,一個句子往往有三、四行,甚至一個句子就是一段。許多應試者在閱讀時經常會陷入一個很長的句子中,不知道它到底講了些什么。長難句之所以長,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 從句較長:一個主句帶多個從句,從句中又有從句。
應對方法:首先找到主句的主體部分(即主語、謂語和賓語),再確定從句的主體部分,如果從句中還有從句,在確定下面一層從句的主、謂、賓。注意閱讀時一層一層進行,先把同一層次的內容看完,再看下一層次的內容。
2. 插入成分較長:插入語的出現有明顯標志:用雙破折號與主句隔開或者用雙逗號與主句隔開。
應對方法:讀句子時,先不要理會插入語,先把主句的意思看完。然后再看插入部分。
例如: Today, stepladders carry labels several inches long that warn, among other things, that you might surprise! fall off.
這個句子的閱讀順序應該是:第一層stepladders carry labels several inches long that,第二層是that warn that you might fall off,最后再看兩個插入的部分among other things和surprise!
3. 分詞狀語、獨立主格結構的干擾:分詞狀語就是指用doing或done引導的伴隨狀語、原因狀語等;獨立主格結構有時由with引導,看似主謂結構,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謂語部分。
應對方法:主句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完整的主謂結構,尤其是獨立的謂語部分。如果沒有獨立的謂語部分,那它就不是句子,而是分詞短語或者獨立主格結構。
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碰到包含上面三種情況的超復雜句子,即:一個句子中既有從句又有插入成分,還有分詞狀語或者獨立主格結構。閱讀這種句子的正確方法是:抓住獨立的謂語部分從而區別出主句和分詞狀語,再根據從句的連接詞(有時無連接詞)區分主句和從句,層層理解,插入語插在哪個層次中就放在哪個層次中理解。
以下附上一些熱點的難句鏈接,供大家練習參考:
1 The producers of packaged products argue strongly against changing sizes of packages to contain even weights and volumes, but no one in the trade comments unfavorably on the huge costs incurred by endless changes of package sizes, materials, shape, art work, and net weights that are used for improving a products market position.
2 A study of drugstore(雜貨店)and supermarket shelves will convince any observer that all possible size and shapes of boxes, jars, bottles, and tins are in use at the same time and, as the package journals show, week by week, there is never any hesitation in introducing a new size and shape of box or bottle when it aids in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3 Dying patients especially ---who are easiest to mislead and most often kept in the dark---can then not make decisions about the end of life: about whether or not they should enter a hospital, or have surgery; about where and with whom they should sped their remaining time; about how they should bring their affairs to a close and leave.
4 I think that after I spent my time under wat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at I came back with was the realization that it is now possible for men to live permanently where once they could not even venture for a second, and this is of tremendous importance because if you realize what it means that advancing technology now has peeled off a layer of ocean water 200meters thick and it opens up vast new lands and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which is only 200meters away and which has been there waiting for us for centuries.
5 The manufacturer who increases the unit price of his product by changing his package size to lower the quantity delivered can, without undue hardship, put his product into boxes, bags, and tins that will contain even 4-ounce, 8-ounce, one-pound, two-pound quantities of breakfast foods, cake mixes, etc.
更多信息請訪問:
2
第二部分 內在邏輯關系理解
一篇文章各段落之間及各句子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系,正確理解這種邏輯關系有助于考生做出快速而準確的選擇,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這種類型的考題主要是考查考生對文章邏輯結構的理解,要求考生綜合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如:語法、詞匯、語感、邏輯結構等進行分析判斷。只理解個別句子的含義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把上、下文的意思聯系起來,弄清前后句之間、各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語篇的角度上對文章進行整體性的理解、分析、判斷。
常見的連接詞和過渡詞能表征上下文內在邏輯關系:
1 前后意思一致: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namely, this means, likewise
2 并列平行:and, or, also, too, besides, another
3 遞進:in addition to, adding to, moreover, furthermore
4 強對比:unlike, differ from,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conversely
5 強轉折:but, yet, however, in fact, practically, virtually, indeed
6 讓步:(al)though, despite, in spite of, while
7 因果:because, why, reason, and, due to, owing to, thus, by, since, consequence
8 重要性:the most, chiefly, prime, have much to do with, I submit,
9 指代關系:it, this, that, those, these, one, so
常見的標點符號能表征上下文內在邏輯關系:
1 句號:分割句子
2 逗號:補充說明成分(非限定性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獨立主格結構)
3 冒號:從抽象到具體的關系
4 分號:并列平行關系(結構,語義)
5 破折號:解釋說明
6 引號:引用;反語;強調
7 括號:補充說明成分(解釋超綱單詞)
四六級考試文章基本邏輯框架結構:
金字塔式的邏輯結構
中文寫作習慣:寫故事(writing stories)
英語寫作習慣:從后面/結論寫起(writing back words)
文章結構:中心議題塔尖 A
若干個分論點塔身 A A A
各分論點的具體論證塔尖 AAA AAA AAA
出題規則:設置文章理解障礙在文章當中插入復雜句式和難詞
設計干擾選項
舉例英語的寫作:
I hate you.
Reason 1 Reason 2 Reason 3
你講我的壞話 生日送我破卡片 搶我女朋友
例證 強對比 因果
張三說: 張三送寶馬 因為朋友妻,不可欺
李四說: 李四送郊區別墅 所以禽獸不如
更多信息請訪問:
3
1 標志:fact, truth, 中心詞,因果關系的小詞
2 根據題干中的中心詞返回原文定位
3 經??疾斓氖菍υ闹幸恍┘毠澬?,具體信息的理解,因此一定要精確理解原文
4 正確選項應與原文同義表達
5 誘惑手段:單詞替換,因果顛倒,擴大范圍,無中生有,以偏概全,張冠李戴
2 應該每個選項都返回原文,找出出處
明顯:同義替換(逆否命題,正話反說,深層次)
含蓄:主旨,段首句,全文末句(新),引用,強對比
3 與原文意思最接近,推理步驟最少的為正確答案
4 傻子原則:除了文章,把自己當成一個一無所知的傻子。(不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識來做題)
主旨題
1 標志:mainly about; best title; purpose
2 確定文章主題
文章找主題句的方法
分類:單段式,多段式/ 順承式,轉折式
方法:單段順承:全文首句
單段轉折:第二、三句
多段順承:首段前三句
多段轉折:首段末句,第二段首句,末段首句
四六級考試的特點:全文首句:有重要性概念(下定義,作結論)
首段末句:強轉折,設問句(問題不是主題,答案才是)
段首句:vary, 判斷句,suggest/show that
層層推進:重復出現的詞,引號,黑體字
3 疊加法:把每一段主題疊加在一起就是整篇文章的主題
4 三大原則:文章的中心詞或其同義詞必須出現
文章的任何細節不能出現
文章中未提及的信息不能出現
5 小心首末段陷阱
第四部分 閱讀理解文章分類
按題材來分:
1 社會科學:教育學,經濟學,信息科學,電腦網絡
2 自然科學:環境保護(每年考一篇),新能源的利用
3 人文科學:社會關系,風土人情,社會生活
按體裁來分:
1 以議論文和說明文為主,排斥敘述文
2 三種文章基本框架結構
敘述文:引子---先前---隨后---總結
說明文:引子---淺層次---深層次---總結
議論文:主張---反主張
總結:
1 排斥敘述文,提示信息多,不便于命題
2 不選取專業性強的文章
3 與時事相關,但沒有時效性
4 推薦雜志:讀者文摘 www.rd.com; 聽眾 www.listener.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