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樂乎
不亦樂乎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不亦樂乎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不亦樂乎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不亦樂乎 成語發音: bù yì lè hū 成語解釋: 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于“嗎”或“呢”。不也是快樂的嗎?后用以形容事態發展到過甚的地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成語繁體: 不亦樂乎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補語;形容動作、狀態到了極端地步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樂,不能讀作“yuè”。 近義詞: 不可開交  淋漓盡致  查看更多不亦樂乎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 哎,那罵得可真也是不亦樂乎。(郭沫若《屈原》第五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