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出處】唐·白居易《賣炭翁》
【意思】賣 炭的老漢,在終南山上,砍柴燒炭。滿臉掛滿灰塵,呈現出煙熏火燎 后的顏色; 兩鬢“蒼蒼”,十指全變成了黑色。詩人抓住人物容貌的典 型特征,由上到下,用畫家之筆,勾勒出一個賣炭老人的肖像。“煙火 色”、“十指黑”兩個突出的特點,表現了老漢燒炭生活的艱辛。
注: 蒼蒼,黑白相雜的顏色。
【全詩】
《賣炭翁》
.[唐].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 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注釋】 ①翩翩: 行動快捷的樣子。②黃衣使者白衫兒: 指宮中派出采辦貨物的宦官。一說指宦官及其手下幫助采購貨物的人。③敕:皇帝的命令。④半匹紅紗一丈綾:唐制、絲織品可以充作貨幣。⑤直: 同“值”,價錢。
【鑒賞】
《賣炭翁》也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新樂府詩。它通過賣炭翁歷盡 艱辛伐燒而成的千余斤炭被宮使變相地掠奪的經過,揭露了宮市 給勞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達了“名為宮市,其實奪之”(《順宗實 錄》)的主題,這又反映了當時社會黑暗的另一側面。值得注意的 是該詩還通過外貌和心理的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滿面塵灰煙 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活畫出終年辛勞地伐薪燒炭以求“身上衣 裳口中食”的老翁形象,其蒼白的兩鬢和墨黑的手指,是多么鮮明 而又發人深思的對比。“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又展 示了老翁矛盾復雜的心態: 一方面,天寒衣單,由衷地希望天氣暖 和以免挨餓而又受凍;另一方面,又希望天寒,天寒炭貴,希望能多 賣幾個錢。這種心理刻畫,可謂微妙傳神,入木三分!
作為諷喻詩,思想、藝術均有其顯著特色。從思想上看,它典 型地體現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的 進步主張,頗能起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作用。在藝術上, 諷喻詩的最大特色在于“不務文字奇”,通俗化,平易化。“其辭質 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新樂府 序》),這正是最難達到之處。劉熙載《藝概》說:“代匹夫匹婦語最 難。”又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 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這可謂白詩知音。然 而在白居易不奇之奇的諷喻詩中,有些不免寫得過于周詳淺露,不 夠凝煉含蓄,缺少韻味,如《買花》、《杜陵叟》等詩便不無此弊。因 此,不滿于“元輕白俗”詩風的論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張戒《歲寒 堂詩話》就說:“其詞傷于太煩,其意傷于太盡……若收斂其詞,而 少加含蓄,其意味豈復可及也!”其實,白居易自己也是有所認識 的。他在《和答微之詩序》中所說的“所長在此,所病亦在此”,足以 說明他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