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們會渴望變成別人-社會
英國BBC有檔電視節目叫《你以為你是誰》,每期邀請一個名人上去揭家底,認祖歸宗。這個節目十分火爆,說明即便到了21世紀,大家對祖宗來路的興趣依然濃厚,它依然是大眾心目中定義“你是誰”的重要參數。
2023年的最后一期《你以為你是誰》特別火,因為這一期的男演員把這件事給玩高興了,他認的祖太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個演員叫丹尼·戴爾,他出道20年,幾乎是在媒體的一片嘲諷聲中走過來的,《衛報》對他有過這樣的毒舌評論:戴爾已經成為低成本、無質量的英國垃圾電影的標志。
也許是媒體和公眾的殘忍,促使戴爾認為尋一門顯祖可以讓有些人嚇一跳。節目組沿歷史軌跡一路上溯,尋找戴爾的先祖,他們從住在倫敦東區的工人階級老大爺追尋到一位莊園領主——戴爾的十世祖,再到聲名顯赫的托馬斯·克倫威爾——十五世祖,最終抵達愛德華三世。是的,戴爾是愛德華三世的嫡親子孫!故事的最后戴爾終于知道,自己身體里流淌著貴族的血液。
人們為什么會被血脈這件事所吸引?電影《天才雷普利先生》里主人公的名言或許可以作為解釋:“做一個假冒的大人物,也強過做那個真實的無名小人物。”電影中的主人公雷普利本是紐約市里一個公共衛生間的服務生,卻因盜用他人身份,一步步進入上流社會。這大概就是人們渴望“認個好祖先,變成別人”的主要動機。
可這種建立在希望、白日夢和站不住腳的數據之上的認祖,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還是拿戴爾的例子來說,他的新聞很快就出現了反轉,BBC另一個節目組在做了大量調査后“吐槽”說:“任意找一個普通英國人,按照戴爾的方法去追尋先祖,你要不是愛德華三世的后代,那才叫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