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阻止你變好,除了你自己-人生
一
18歲那年,我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相親。
那時我剛從職校畢業,在離家很遠的發廊當美容師。
因為年紀小、一臉稚氣,很難得到顧客的信任,所以,我給自己畫上細細的柳葉眉、大紅唇,把頭發燙成浪漫的大波浪……看上去足足有30歲。
于是有一天,一位熟識的阿姨熱心地為我安排了一次相親。我不好推脫,只能硬著頭皮來到一家很高級的西餐廳,看到一位年齡稍大的男士。
那位男士長什么樣子、叫什么名字、相親過程中聊了什么,我現在都記不得了,只記得相親結束后,我在樓下大哭了一場。
我問自己:“難道我的未來就只剩下嫁人這條路了嗎?”
當時周圍的環境就是讓人覺得,嫁人是一個女孩子的頭等大事。
家里做美發和裁縫的兩位阿姨,從小就教我各種技能,因為擔心我將來嫁不出去,總對我說:“有一技之長起碼能養活自己。”
考高中時,我想考美術學校,但美術老師看了一眼我的作品說:“考不上的,你隨便讀一個職校的商科,畢業當個會計,然后嫁人就好。”
為什么一個女孩子的命運,就是隨便找份工作,然后嫁人就好?
我不想要這樣的人生。
但當時自己想要什么,其實自己也不太清楚,只是本能地拒絕不喜歡的東西。
就像后來我努力了半年,真的考上了最想去的高中,但我最終還是選擇了職業學校,因為只有職校才有我想讀的美容專業。
職校畢業后,就像其他同學一樣,我在發廊做了一名美容師,直到被阿姨安排去相親。
我意識到,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二
我要逃離這樣的生活。
那天之后,我下定決心,繼續求學,考取大專學歷。即使還不曉得大專畢業后再做什么,起碼能給自己一個機會,避免“嫁人就好”的人生。
我在工作之余復習功課,后來考上了德隆德育護專的夜間專科學校。但是,馬上面臨一個新問題:我沒有錢供自己上學。
我爸媽都在鄉下,收入一般,我也不想給家里增加額外的負擔,最終,我就只能一邊打工一邊讀書。
我考取了西門町一家銀行的工讀生,之后的一整年,我每天都要5點多起床,6點趕到公交車站,用一個小時趕到基隆火車站,再坐1個小時火車到臺北火車站,然后步行40分鐘,在9點之前趕到銀行。
下午下班后,再花3個小時趕回學校上課。
一年后的一天,我在車上遇到了原先工作的發廊的主管,他問我想不想回公司當美甲講師。
當時,美甲剛剛在臺灣流行起來,我是由國外的美甲老師親自教出來的第一批學員。我想畢竟我讀的是化妝專業,還是在本行業里工作比較好,就辭掉了銀行的工作,做了兩年的美甲講師,教大家怎么做指甲、怎么保養。
即使每天都打工,收入仍然不高,還是很窮,我經常要吃泡面過日子。當時我還做過很多兼職,比如給小孩子做家教,周末擺攤賣小首飾,等等。基本上哪里有賺錢的機會,我都會過去看看,就這樣半工半讀了3年,終于大專畢業。
回想起來,這3年的生活辛苦嗎?很辛苦。但年輕的時候,就是有那么一股拼搏的勁頭,因為前方有新的希望。
大專畢業后,我又靠周末打工讀完本科,接著又讀了碩士。那時我能接到劇組的工作了,就一邊拍戲一邊念書。記得我的碩士畢業論文還是在拍戲的間隙,在山上的一座水泥房子里寫完的。后來我又考了博士,但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讀完就終止了。
從在發廊里決定繼續讀書到拿下碩士學位,我一共花了7年時間,一路半工半讀、辛辛苦苦地走過來。與之相伴的,是我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從一名默默無聞的發廊美容師,變成了既有學歷又有技術的專業造型師。
更重要的是,我走出了原來的生活圈子,開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自己的人生。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