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幽默的人-人生
生活中,我們避免不了因沮喪、挫折、失敗與不幸而致的心理失衡,幽默感卻能淡化甚至驅除不利情緒,使人變得快樂起來。那么,你是一個幽默的人嗎?
個案一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精神狀態也高度緊張,結果一天下來不是頭痛就是眼暈。目前,有一部分人就生活在亞健康之中。其實,生活本沒有太大的壓力,只是被人為地制造出來。如果長期生活在這種狀態之中,容易導致心理失衡,這種失衡也許因為工作壓力,也許出于人際關系,也許……所以,我們不僅要提高抗挫折能力,還要學會自我調節,學會幽默一下。其實,幽默能化消極為積極,能使人擺脫煩惱與痛苦。而且,一個幽默的人不僅能給別人帶去歡笑,也能使自己保持最佳的狀態。
請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1961年在廬山開會期間,繁忙的工作之余,毛主席與其他中央領導一起參加舞會。跳了一場舞后回到座位上休息時,一只白色鞋墊從皮鞋里露出一半來,他自己未曾發覺。
當工作人員提醒他時,毛主席低頭一看,忍不住笑道:“鞋墊總在腳板底下壓著,見不到光明,怎么不鬧革命啊?”聽后,在座的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點評:生活離不開幽默,幽默是人際關系的調節劑。一個幽默的人往往能抓住機會,使自己脫離尷尬的局面。在這次舞會上,毛主席因為一時疏忽而未發現自己的白色鞋墊從鞋子里露出來。作為國家領導人,出現這種情況是十分尷尬的,可是毛主席能“化險為夷”,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博得大家一笑,這件事也就過去了。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質,以恰當的比喻,詼諧的語言,使人們產生輕松的感覺。這句話顯示出毛主席幽默的一面,也暗含著一個道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一切事物都會朝著光明的方向發展。相信,聽完這句話的人也會有這種感受吧。看來,毛主席的話處處皆學問,時時能讓人受益。
個案二
你遭到過別人的質疑嗎?當別人對你的行為產生疑問或進行議紛時,你該怎么辦呢?首先,你要認真對待別人的質疑,千萬不能有“對著干”的想法,否則就會兩敗俱傷。此時,你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時并不代表一世,別人看到的也許只是某個時間段上的你。于是,你可以開誠布公地說明情況,也可以采用幽默的方式,迂回地澄清問題,這樣也就不會引起別人誤解了。
請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法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著作豐富,僅小說就有104部,人們就傳說他有一個“寫作公司”,公司里有不少作者和科學家,而他只不過是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罷了。聽了這個傳說,有個記者特地前去采訪。凡爾納知道他的來意后,便微笑著把他領到了工作室,指著一排排的柜子說:“我公司的全部工作人員都在這些柜子里,請你參觀一下吧。”柜子里分門別類地放滿了科技資料卡片。記者看后,豎起了大拇指。
點評:一個作家依靠什么成功?除了豐富的生活積累,較強的寫作能力,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凡爾納就是這樣一個善于學習、苦于寫作的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像《海底兩萬里》《地心游記》等都被后人所熟知。不過,有人認為在這位高產的作家背后有一個“寫作公司”,這個“寫作公司”幫他完成了很多作品。其實,他的“寫作公司”不是傳聞中的作家和科學家,而是那一摞摞的科技資料卡片。書柜上的卡片成了他的創作素材,使科幻之路暢通無阻。而他幽默的做法也讓那個質疑的記者感到汗顏。幽默的方式勝過“百口”,具有極強的說服力。這堆積如山的資料,也就打消了許多人的疑慮。
個案三
在人生的舞臺上,一個人怎樣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頑強的意志力、堅韌的品格、拼搏的精神、團隊的協作等,其中還有一條處世原則也很重要,那就是幽默感。幽默是生活的調味劑,它能使緊張的氣氛活躍起來,能打破尷尬的局面,還能為你的求職、交際贏得一線生機。
請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2023年7月13日晚,女大學生王壯在《職來職往》節目現場求職。主考官問她:“7月28日,倫敦奧運會就要開幕了,時間好像是北京時間凌晨4點(左右)。那么,你作為公司的行政助理,怎么發一條短信,告訴我們的同事,在看奧運會開幕式的時候,保證第二天早上準時上班?”
王壯想了想,說:“奧運會開幕式闖進了我們的生活,激情澎湃的氣氛,牽動著我們的內心,讓我們忘了吃飯,忘了喝水,連最愛看的《甄嬛傳》,也不樂意看了。公司領導說了,看節目的時候,別忘了照顧自己。天不早了,洗洗睡吧,明兒別忘了打卡。溫馨提示:明天早晨需要叫起床的,請回復1;明天早晨需要幫忙買咖啡的,請回復2。”她一說完,現場響起一片掌聲。
點評:求職本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兒,而且是電視求職,卻經王壯這么一說,現場就活躍起來了。再看主考官的命題,這應該是一個比較正統的通知,告訴大家別因為看奧運會開幕式而耽誤上班。王壯卻將這個“通知”變成了“提示”,讓人感受到更多的是關心與關懷。同樣是說話,幽默的方式會讓人覺得更舒服,而且會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所以,與人交流時可化嚴肅為幽默,既讓意思簡單明了,又讓別人感到溫暖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