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里的蒼蠅-文明
蒼蠅是世上數一數二令人厭惡的存在,卻也是最常被描繪的昆蟲。畫家們不僅描繪蒼蠅,還會刻意將蒼蠅安排在畫作某處。
15世紀中期到16世紀初興起一股刻意描繪蒼蠅的風潮。最早的代表作是彼得魯斯·克里斯蒂的《嘉都西會修士肖像》,畫面下方的框邊畫了一只蒼蠅的側面。
在西方世界,蒼蠅出現在一則則關于天才的傳說中。意大利畫家卡洛·克里韋利也在圣母子像的前方圍墻左側畫上蒼蠅。
東方也有類似的傳說。根據《歷代名畫記》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東吳的畫家曹不興描繪屏風時,一不留神掉了畫筆而弄臟了畫作,只好巧妙地添上幾筆畫成蒼蠅,結果孫權以為是真的蒼蠅,伸手驅趕。這就是“誤點成蠅”的典故。
在皮耶羅·迪·科西莫的《維納斯、馬爾斯與丘比特》中,一只蝴蝶停在維納斯的膝上,畫面右邊戰神的靠枕上則停了一只蒼蠅。
畫家筆下的蒼蠅像這樣分為“畫面里的蒼蠅”與“畫面上的蒼蠅”,后者畫得和實物一樣大,與畫作里的空間比例不同。文藝復興的先驅喬托出于惡作劇所畫的就是這樣的蒼蠅。拉斐爾的父親喬凡尼·桑西也在基督胸口綴了一只蒼蠅。
蒼蠅也被視為邪惡和死亡的象征,因為有各式各樣描繪蒼蠅的作品,無法探究出一個統一的意義——可能是出于畫家的惡作劇心態,也可能是為了炫技。在德國施瓦本當地畫家描繪的婦人像中,婦人的白色頭巾上也停了一只蒼蠅,這只蒼蠅逼真得就像是停在畫上。
同樣活躍于德國、被稱為“法蘭克福畫派”的不知名畫家為自己和妻子畫的自畫像上有蒼蠅停在前方桌上的水果盤附近,妻子的白色頭巾上也畫了一只蒼蠅。桌上的蒼蠅就像在畫面里,頭巾上的看起來卻像在畫面外。
德國最知名的畫家阿爾布雷特·丟勒也在威尼斯教會委托繪制的祭壇畫《玫瑰花冠的祭禮》中央畫了只蒼蠅。雖然是一幅描繪皇帝和教皇向圣母子禮拜的畫,但接近畫面中央、圣母膝上的白布上卻停著一只蒼蠅。收藏在布拉格的原畫已經嚴重毀損,重新繪制的痕跡顯著,而收藏在維也納的復制品中的蒼蠅倒是清晰可見。
丟勒之所以在這幅登入“藝術殿堂”——意大利的巨作上描繪蒼蠅,除了夸示自己寫實逼真的繪畫技巧外,也是為了表現自己非常了解自古以來畫家們描繪蒼蠅的技法與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