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校園故事
我在二高上高二,剛“改制”為半月一放假,特高興!一路上,活蹦亂跳,說什么“物理老師講‘理’啦”,“地理老師不‘兇’啦”……
什么什么的,一路歡歌《南泥灣》——自己找車坐;歡唱劉歡的“風風火火”;毛手毛腳,亂闖一氣;擠到路邊一騎車,撞翻行進一童車——小孩哇哇哭,只得“養傷”——花了五元錢,買了兩袋“好吃點”:無奈何嘛,無所謂啦!
可再一想,回家車費不夠啦!現在已經是北京時間5:46啊,末班車6:30,還有六七里到西站,夕陽西下,好麻煩人;學生一“難”呀!
雷達搜索一遍:去向表姐借錢。表姐就在西站管理處當臨時工,姑父是站上負責人,混倆工資而已……
“表姐,借倆錢!”急!
“幾個?”
“十塊!”利。
——“你給我卸八大塊吧:錢從何來?給:五元,最后的晚餐!”
驚詫:“那,我二姑唻?”
“你姑父好喝酒,你姑被氣走。”
我有點兒憤憤的,一路走一路罵:“好喝,小心車……”
“咋說?你姑父有錢有權,去找他能行!剛才的5塊還給我。”
“在哪兒喝?”
“斜對面‘路發酒家’便是。”伸手將5元要去了。
對面是一家公廁,一進去臭氣熏天,我氣得直罵娘,抬腿就出來了。
往北走了幾處蘋果攤,就老遠看見姑父在跟“客戶”握手,右手伸得老長:“Please,Please come in!”臉變成一朵奇葩。
“不能耽擱!”同學小乙在“呼”我!——“姑、姑、姑父!”
“誰?”姑父面色難看起來,轉眼卻又笑了:“噢,是小佳呀!姑父急著‘暖和’,沒聽見,沒聽見;別見怪、別生氣。”
“急著坐車、回家,借倆錢。”我伸出兩個指頭。
“什么?二百?”嘴張的合不攏。臉色又難看起來。
我趕緊右手擺——“又加五十——二百五!?”
我急得不識閑擺頭,像“不浪鼓”——“‘大頭’?——聰明!娃呀,別讓姑父難做,說清是幾百幾十,不利(方言:不然)發著急!”
我見車已發動,趕緊說:“二十,順便給我爸買點兒……”
“好說好說!給——”姑父卻于口袋中停下,直搜索:空空如也!又翻遍大小上下所有口袋:四大皆空!
“又是你姑干的事,怕我胡吃海喝;還說供你小表弟上大學要大筆錢;說什么及早著手,‘未雨綢繆’……”
——“少羅嗦,車都要走啦!”我扭身要走,手仍伸著。
“站住!”姑父也慌了神,“小王,借倆錢,”
“多少?
”“只20”
“只20?虧你說得出口!我,小廠工人一個,一個月三五百而已,旺季也不過千,上有百歲老奶,下有三歲嬌嬌,懷里又是一絕色:你侄兒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