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機遇是這樣煉成的-成長
1999年夏初,母親得了重病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后,母親最終康復了,但治病欠下的5000元債務卻讓全家犯了難。我不能坐在家干發愁,在一個天蒙蒙亮的日子,我留下一封信,背著行囊南下了。
我的落腳點是中山市民眾鎮,因為在當地一家制衣廠做質檢員的表妹蘭兒打電話給我,說廠里有個保安辭工了,她向人事主管介紹了我,人事主管答應讓我頂那個缺,因此我不得不匆匆往中山趕。然而,當我在制衣廠門口見到蘭兒時,她十分失望地告訴我,事情變了,制衣廠生產廠長的親戚介紹了一個當地人,昨天已經上班了。當時正是夏季,各個單位根本不招工,我只好自己找機會了。
一天傍晚,表妹蘭兒跑來告訴我,本鎮的鰻聯龍山公司要招一批男工。“明天起早去,一個饅頭9個人爭哩。”蘭兒說,“今晚早點睡,明天精神點兒,可別錯過機會呀!”
清早起來,怕去晚了,我連早飯都沒敢吃,搭摩托車趕到鰻聯公司門口,還有5分鐘才到8點!可是放眼一瞅,門外東一堆,西一群,約有200人來應聘,而墻上的招工廣告寫明:招男工18名,女工13名。我心里正在降溫,門衛來叫應聘的人全部領表先填寫履歷。“管他呢!”我急忙擠進人群,按次序領了表。“各位見工者看清楚,每張表上都有編號,各位一定要記清自己的見工號,填完表交到我手里。”一個負責招工的女主持人向我們宣布。我仔細一看,表格上端果然有紅筆編寫的號碼,我是18號。大家填完表都交上去了,那女主持人讓我們按照編號順序在院落空地上,排成4條縱隊,然后,男工逐一在地上各做50個俯臥撐;女工則頭裹澆過熱水的濕毛巾做原地跳躍。
做完這些動作,我們又被全部帶進飯堂里。女主持人大聲說:“各位請注意,來見工者,大部分將會成為本公司員工,經理吩咐,凡是今日來見工者,可以免費領到一份早餐。下面將按見工號排隊。”她話音剛落,兩位飯堂師傅推出一部餐車。等叫到18號,我興沖沖地去領來自己的一份,邊回座位邊想,嘿!不錯嘛!早上沒吃飯,偏偏見工還發早餐,還是蛋花煮湯粉呢!我落座后大吃了一口,咦,怎么不對味,啥東西這么苦?我用筷子攪了攪,看清湯里好像煮著苦瓜跟什么青菜。我10多天沒吃過飽飯了,此刻也顧不上許多,大口吃起來,幾分鐘就把一大碗早餐吃了個精光。抬頭望望四周,好多人還都是一大碗,有的根本沒動筷,有吃完的把空碗拿去放到那部餐車旁邊,我也照辦了。放碗時,我才發現,碗上也編了號。
10分鐘后,女主持人又說話了:“大家用完早餐,請到院子里休息等候面試。”
一個小時過去了,女主持人宣布:“招聘到此結束,請大家到大門外看我們的錄用通知。”女主持一宣布散會,大家都站起來往門外擁。我想,今天的見工過程怎么讓人摸不著頭腦。
在剛才貼招工廣告處果然貼上了一張紅紙通知,只見上面寫道:“經本公司人事部研究決定,下列人員考試合格,被正式聘用,請于明日下午來公司辦理入廠手續。”我努力睜大眼睛尋找,不到30個名額中,我的名字也在其列。
次日,辦入廠手續時,我趁機問其中一位人事助理小姐招工的依據是什么。她一笑說:“我們是一家食品公司,新員工都要入廠培訓后才上崗,進蒸籠、下冰窖都有可能,所以要選擇吃苦耐勞的人。做俯臥撐和原地跳躍是考核見工者身體的健康程度,一碗苦味湯粉是檢驗見工者對工作的需求程度,只有需要它,才能干好它。”
上班后,我被分在宰殺車間,先培訓半個月,天天拿著牛耳刀跟著師傅殺黃鱔,偶爾殺一條鰻魚,也是病死了的,因為殺鰻魚很講究技術和刀法。先用兩條鋼釘把魚頭和尾巴釘住,然后拿刀瞅準魚肚皮,一刀從魚胸口劃到魚尾處,不能殺第二刀,否則就是廢品。上班一天下來,腰酸背疼。整整練功半個月,我才正式宰殺鰻魚,當了“執法官”。頭一個月老怕殺出廢品魚,整日緊張得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我們每日早晨6點上班,必須殺夠一定數量的鰻魚才能停下來,接著洗地板、刀具、殺魚臺等,直至主管檢查合格才能下班。盡管工作比較累,但經我們宰殺的鰻魚在燒烤車間加工制熟后包裝成箱,都出口到日本及東南亞各國了。公司效益好,我們每月也能領近1800元的工資。我挺知足。
2000年的春末,公司從兄弟養殖場調運回來的鰻魚,在暫養池不明原因地大量死亡,1公斤生鰻魚價值就130元呢。公司領導號召全體員工集思廣益,尋找死魚的原因。
那幾天我上夜班,白日吃飯洗衣我都在想這件事,經過三四天的觀察和思考,我寫了一份防止魚死的建議書,陳述了五條設想:
一、循環槽水流動太快,產生的水泡沫太多對魚生存不利;
二、水池撥水器安裝不均勻,水運動不平穩;
三、定期徹底更換池水,消除水中雜質;
四、贊氧器白天使用時間久些,夜里少用;
五、派專人晝夜巡查魚池,一發現死魚、立即清除掉,以防感染池中魚群。
建議書寫好,我把它交到了總經理室。
次日,總經理派人來傳我到總經理室去見他。盡管他沒有提到我的建議內容正確與否,可他的熱情還是讓我堅信,我的舉動是對的。
下午吃飯時,餐廳的麥克風響了。我循聲看去,見總經理手握話筒作了個要大家安靜的手勢:“各位員工,現在宣布一件事,公司近段時間暫養池鰻魚嚴重死亡,想必各位都得到了公司尋找、探索死魚原因的號召,但一連幾天無人響應。昨天,終于出現了一位熱心員工,他就是宰殺班的劉玉明。劉玉明關心集體,勤于思考,無論他的意見正確與否,他的思想和行動都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因此公司研究決定,獎勵他5000元人民幣。明天上午,請劉玉明及時到辦公室領取獎金……”
領了獎金后,我很快被生產部提升為宰殺甲班的班長。當班長后,我更加勤奮地工作。這期間,公司對暫養魚池的設施作了改進,又購買了許多殺菌和抗菌藥物,定期往魚池里投撒,死魚的現象被排除了。這年年終,公司又獎了我8000元獎金。
我高高興興地回了趟老家,不僅還上了債,還得意地告知家人,我謀到了一份好工作。父母都說我遇到了好機會,希望我抓住別放手。可我知道,機遇只眷顧那些肯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