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的一把火-成長
電視上看到一檔節目,一個事業有成的大老板談到自己的第一桶金,是接手經營一家生意不太景氣的水暖器材店。前面的店主開了水暖器材店后,連虧了八個月,心早就冷了,索性把店面轉讓出去,另謀別的營生。這個無人問津的店,新店主接手后,只是守株待兔一般守著,當月竟然實現了盈利。原因很簡單,前面頗為冷清的八個月,積聚了一定的知名度,顧客陸續趕來,見質量還不錯,價格也公道,也就解囊了。前店主見新店主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后悔不迭,想收回經營權,然而,白紙黑字的轉讓協議擺在那兒,他只能咬碎牙齒和淚吞。
由此聯想到,我認識的一個文友,幾年前辭職寫小說。第一部小說,他寫了七八萬字,覺得其累無比,實在寫不下去了,認為自己不是干這個行當的料兒,干脆讓那部未完成的小說爛在自己的電腦里,重新去找了一份相對安逸的工作。幾年后,另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作者,以同樣的素材寫了一部小說,出版后一炮走紅,先改編成電影,接著又改編成電視劇、話劇,可謂是風光無限。那個文友后悔不迭,買來那本暢銷小說一看,發現前面的部分根本沒有自己寫得精彩。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善始容易,善終困難。究其原因,很簡單,人心是多變的,尤其是在外部作用力的影響之下。上述的水暖器材店老板及文友,如果咬牙把虧損的店鋪繼續開下去,把半途而廢的小說繼續寫下去,那么,成功的桂冠,肯定不會戴在別人的頭上。
如此陰差陽錯,有人會說,這要歸根于命運無常,充滿太大的變數。我要說的是,要怪就怪這兩個不幸者,只差關鍵的一把火。
清楚地記得我少年時代的事。有一次,我在鍋臺下燒鍋,鍋里的水一直沒開。我急得滿頭大汗,將一把又一把亂稻草塞進灶膛里,火,沒有大起來,反而變小了,熄滅了。我拿扇子狂扇,也不頂用。這時,父親走了過來,把未燃著的稻草抽了出來,給灶膛“喂”進幾根枯樹枝,用一把干枯的松針引燃。只見一把大火,呼地騰起,鍋里的水,咕咚咕咚地沸騰開了。
父親告訴我,要把一鍋水燒開呀,少不了這關鍵的一把火。
這些年來,我一直牢記父親的忠告。道理很簡單,做任何事情都如同燒水,把一鍋冷水燒到攝氏90度,并不難,從90度燒到100度的沸點,也不難,關鍵是要以心為柴,燒好臨門一腳式的一把火。唯有如此,成功才會扮作美女,甜甜地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