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的人-文苑
看花的人,是安靜的,一個人靜靜地看著一朵花、一束花,一枝花、一樹花,或是滿山滿野的花,于專注專情中,或開心,或陶醉,或傷感,或怡然忘我,都是極可觀的情與事。
看花的人,看的是心中的風景,微觀的風景。像是不愛看蕓蕓眾生世相的人,拋卻了復雜與紛擾,沉浸在自然簡單的生活里,偏喜歡留意身邊的人和事,留意一朵花開,一葉草長,一陣風來,一聲鳥鳴,這樣的人,總會給我們有所期待的溫暖。
看花,是看風景。看花的人,也成了風景。看花,就成了一件無比美好的事情,看花的人呢?心里也該是靜守著時光的美好吧。
看花的人,在書里。讀宋詞,綺麗的閨怨詞占了很大的比重,讀來讀去,就讀出了滿眼的花和淚。詞中多寫憂思的女子,那些女子都是可愛的,也是深情的。她們在春天的清晨、夏日的午后、斜陽秋暮、寒冬月夜,獨自立盡高樓,斜倚闌干拍遍,極目望斷天涯,縱是如此,所思的遠人,也不會因她們此刻的思和念,而離她們更近一點。那些遠人,因追逐功名,因踏上征途,便是身不由己,此時,他們或在芳草遠道,或在天涯邊塞,已經渺遠得杳無音信了。而在她們的手中,或是心里總是拈著一枝花的,秉持著如花般美好的愿望,默默地望著遠方,看得倦了,終沒有發現遠人的蹤跡。累了,她們就看手里的一枝花,看著花開正好的芳妍,就有了傷感,有了恨意,恨手中的一枝花,就捻,就搓,就揉,直弄得花自零落淚自流。
看花的人,也在眼前。初夏,我路過小區旁邊的廣場,看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他正站在廣玉蘭的樹下,抬頭看那些藏在油綠光亮的葉間的白色花苞和花朵,在初夏柔和的金色晨光里,他花白的頭顱,像是藏在暗影里的一朵廣玉蘭花。
看花的人,已經成了記憶里的風景。我的盆景老師姓洪,教我時,才五十多歲的年紀,身材粗壯魁梧,面色紅潤,頭發花白,他有個雅號叫“貓”,說的是他的眼太賊,看花入眼入心。他掌管著學校里的花房,花房里的花,沒有他不清楚的。他只要在花房里逡巡一圈,哪一盆花移了方向,澆了水,整了枝,便一目了然。他是把花當人看的,看在眼里,也看進了心里,我特別佩服洪老師的眼力和心思。不像我們,看花,看得太隨意了,能入眼,但不會入心。
對著我們,拈花微笑的,是佛,那我們是不是佛眼里的一朵花呢?如果不能成為佛眼里的一朵花,那么,我們就做一個拈花而笑的人吧,如佛,也如花,讓自己的內心溫暖而又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