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輕人讀《毛選》時,到底在讀什么-文苑
奇怪嗎?90后開始讀《毛澤東選集》(以下簡稱《毛選》)了。
沒人知道這股風氣從何而起,但《毛選》實實在在地火了起來。
2023年起,《毛選》連續(xù)兩年蟬聯(lián)清華大學圖書館借閱排行榜榜首;在百度上,《毛選》的搜索指數(shù)一直在上漲;在B站上,有關《毛選》的視頻多達上千個;有的“課代表”借用工具或者手畫《毛選》的思維導圖,來加深對書本內(nèi)容的認識;有的人的朋友圈或微博文案摘自《毛選》……而讀《毛選》的浪潮也從書本延伸到生活,帶起了紅色旅游熱。到青年毛澤東曾經(jīng)“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橘子洲頭打卡,也成為一種潮流。
“教員”是年輕人對毛澤東的親切代稱
B站上,朗讀《毛選》的視頻曾被推薦上首頁,播放量過百萬。在B站聽《毛選》、刷彈幕,成為現(xiàn)在的90后甚至00后讀《毛選》的新姿勢。在朗讀開始前的《國際歌》歌聲中,滿屏彈幕隨之出現(xiàn)。老輩人可能很難想象,那些追求“個性”“獨立”的孫輩,竟是以這樣的方式、在這樣的“集體”氛圍里,聆聽毛主席的教誨。
無論是微博還是B站,只要是有《毛選》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教員”的稱呼。
“教員”是年輕人對毛澤東的親切代稱。一方面,毛澤東年輕時確實做過一段時間的小學教員;另一方面,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在他面前就是一個學生。在網(wǎng)絡上,一聲“教員”,把那個身居高堂、正襟危坐的形象,變成身邊諄諄教誨、和藹可親的老師。
在微博上,“《毛選》共讀小組”“重讀《毛選》”等話題,有100多萬人參與。人們對“教員”的文字感同身受——有人讀出了“奮斗”,有人讀出了“團結”,還有人讀出了“佛系解決方案”。
90后讀《毛選》,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現(xiàn)象,背后的緣由也引起諸多關注和討論。
在《毛選》中尋找人生答案
90后讀《毛選》,為何會讓人感到稀奇?
90后曾經(jīng)被視為“自我的一代”,“叛逆”“任性”一度是他們身上的標簽。老一輩總說,90后生在最好的年代,從小到大沒吃過什么苦頭。這代人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在青少年時期經(jīng)歷了紙媒向網(wǎng)絡媒體時代的過渡,面對琳瑯滿目的文化產(chǎn)品,《毛選》此前并不在他們的書單上。
如今,90后步入社會,邁向而立之年。經(jīng)歷了社會的“錘煉”以后,很多人固有的認知與價值觀受到了暴擊,他們感到迷茫、無力,甚至開始懷疑人生。此時再讀《毛選》,便有了一番不同意味。
越來越多的讀者在《毛選》中獲得了一種治愈的力量。小高說:“毛主席當年說的很多話,在近二三十年里,我們很多人都淡忘了,甚至懷疑。如今,回想他的話,發(fā)現(xiàn)又是正確的。他早就給人民指明了方向,只是我們自己迷失了。”
一千個人能讀出一千種《毛選》
讀《毛選》,年輕人的解讀方式顯然和老一輩不一樣。
打工人把《毛選》當成“職場圣經(jīng)”,創(chuàng)業(yè)者把《毛選》當成“創(chuàng)業(yè)指南”,單身人士則把《毛選》當成“巧妙躲避親屬催婚之方法論”。
《毛選》中的文案,也被年輕人活學活用。受到夸獎時,可以說“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遇到挫折時,可以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被催生時,可以說“人類應當學會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地生育”;被冒犯的時候,可以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遇到杠精、噴子時,可以說“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Yohna曾經(jīng)是咨詢公司麥肯錫的打工人,如今她是自媒體博主,運營著一個有50多萬名粉絲的公眾號。Yohna說:“對我來說,讀《毛選》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真真切切地鍛煉思維能力。”《毛選》里提到的思維方式,和她在麥肯錫學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十分相似。在麥肯錫工作,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正確地定位、識別問題,而《毛選》第一章第一篇就是《中國各個社會階層的分析》。在Yohna看來,面對問題,與其像無頭蒼蠅一樣行動,不如花更多時間去思考問題的正確解法。而在《毛選》中,毛澤東對社會各階層的特性及利害關系進行了犀利、深入的點評與分析。
Yohna說:“‘統(tǒng)戰(zhàn)’(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是《毛選》的精髓,這也是全書令我收獲最大的思維方式。我初讀《毛選》并沒有太多感悟,隨著我的人生經(jīng)歷、工作和社交經(jīng)驗越來越豐富,特別是當我負責項目、承擔責任之后,我突然意識到,‘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四個字蘊含著多么大的力量。”
Yohna建議《毛選》初讀者先讀“題注”,因為它介紹了文章的寫作背景,便于理解文章。她說:“剛開始看這套書的人,可能會覺得很難‘啃’。主要原因是它的表達方式和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化的表達方式格格不入。常常一個文案長得形成一整個段落,需要努力去理解。現(xiàn)在人們習慣閱讀的文章則以短句為主,結合輕松、活潑的表達方式,讓文章讀起來更簡單。”
財經(jīng)博主飯統(tǒng)戴老板把《毛選》奉為“創(chuàng)業(yè)圣經(jīng)”,他幾乎每年都要讀一遍《毛選》。他說:“第一遍讀的時候就是‘硬啃’,等讀到第三遍、第四遍的時候,我已經(jīng)能夠結合實際遇到的管理和戰(zhàn)略問題去閱讀,尤其在和朋友反復討論《毛選》里的觀點時,我獲益良多。我最欣賞第一卷的第一句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這是無比高能的一句話,得細品。”
飯統(tǒng)戴老板說:“一千個人能讀出一千種《毛選》,對我來說,《毛選》就是一本創(chuàng)業(yè)和管理學教材。當然,這本教材不可能教你目標管理,也不會教你績效管理,但它能給你帶來很多戰(zhàn)略上的思考。”
在《毛選》中,許多讀者感受到的是一股由內(nèi)而外、蓬勃向上的精氣神,一種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壓倒的勇敢和樂觀,一種為人民服務、至死不渝的情懷。通過閱讀《毛選》,年輕人學著像毛澤東那樣認識當下這個復雜的世界,并逐步建立自己的世界觀;通過閱讀《毛選》,年輕人學會了立足現(xiàn)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許多人初讀《毛選》時還是懵懂的。雖然未見得一下子就什么都想明白了,但改變已經(jīng)開始。
也許不是年輕人熱衷讀《毛選》,而是年輕人長大了,所以開始讀《毛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