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車行-人生
算起來,有20多年了,為了車的定期保養(yǎng)和車檢,我常去一家只有一個人的車行——老板不愿人家說他有公司什么的,而更愿意稱這里是車間。老板叫巖前,歲數(shù)比我小,所以他讓我叫他巖前君。
有一天晚上,也不知為何,我停車后總也拔不出鑰匙。一般來說,開車踩住制動踏板,一打就著,但熄火后鑰匙拔不出來,只能維持現(xiàn)狀,用另外一把備用鑰匙把車鎖住。我打電話給巖前君,他說:“鑰匙拔不出來會耗電,但過一夜沒關(guān)系,明天一大早把車開來吧。”我說:“明天是敬老日,全日本公休,行嗎?”
巖前君回答:“沒問題。車行是我一個人的車行,毛先生又是老客戶,與公休日無關(guān),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第二天,路況好,天不曬,一路飆車到車行。巖前君已在車行等候,并準(zhǔn)備好了替換零件,他告訴我,昨晚接我電話時就知道毛病出在哪里了。果然如他所料,智能點(diǎn)火鍵后面的觸媒板有一塊塑料老化了,換下來就沒問題了。巖前君最后說:“按理說,這個觸媒板使用不超過10年就會壞的,但毛先生用車仔細(xì),能維持10多年,挺少見的。”
巖前君比我小10多歲,從小對跑車癡迷,從零件配置到組裝發(fā)動機(jī),專門到技校學(xué)過,尤其喜歡保時捷。后來,別的車他一概不修,一個人建了一個車間,一路下來20多年。我是他最早的客戶之一,和他很熟。他有一回對我說:“這車讓我一直看著毛先生,棄商從文,一路跑下來,真好。”巖前君的話讓我心暖,一個男人做一件事真好。
有關(guān)一個人的車行,我每隔兩年就會寫寫,因?yàn)槊績赡赀M(jìn)行車檢是日本的交通法規(guī)定的。過去我開車開得瘋,全日本47個都道府縣都跑遍了,但后來到大學(xué)任教,開車大多是在市內(nèi),從家到校園,這兩年也就跑了3000公里左右——已經(jīng)無氣力了。巖前君跟我說:“有位紳士開車是按照計劃開的,等他到60歲那年,正好每兩年少開1000公里的計劃達(dá)成了,從原來每兩年開1萬公里,一直到每兩年開5000公里。”
我好奇,于是問他:“這位紳士為什么要制訂這樣的計劃呢?”巖前君答道:“車與人一樣也是生命的消磨,歲數(shù)越大的車,越要照顧它,減少跑路是為了讓它擁有一個祥和的晚年。”
巖前君還跟我說過這樣一件事。有位女客人,好像大學(xué)剛畢業(yè),有一天開了一輛舊款的保時捷,說這是她父親在她出生那年買的。她問車行能否把舊的皮車座換成新的,而且還希望把車牌號換一下。為此,她帶來了父親這輛車的車檢證以及其他辦車牌的手續(xù)資料。巖前君一看就知道她事先查詢過,資料準(zhǔn)備得齊全。巖前君答應(yīng)了她,幾天后換好了皮車座和車牌號。然后,女客人帶著她的父親一起來到車行,一邊指著車牌號,一邊說:“爸爸,thankyou(謝謝你)!”聽罷,她的父親眼眶濕了,一直看著車牌號。新的車牌號是88-39。
我從巖前君創(chuàng)業(yè)起,就在他一個人的車間做車的保養(yǎng)和車檢,也向他請教了很多有關(guān)車的知識。他說:“我一輩子只想一個人干,不要雇員,因?yàn)槊枯v車都是我的寶貝,能做它們的維護(hù)與修理工作是我最大的快樂,它們是我的家人。”
巖前君,一位很棒的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