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燕青-成長視窗
燕青的地位并不高,三十六天罡,他在最后一個(多半還是看了盧俊義的面子)。可是這個人卻出盡風頭。當初吳用騙盧俊義上山的時候,燕青已經精乖地看出門道,勸過。后來,他踢翻擂臺,撲倒擎天柱。再后來,還賺得宋徽宗親寫的圣旨赦書“神霄王府真主宣和羽士虛靖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應無罪,諸司不許拿問。”有了這道護身符,燕青就沒有后顧之憂了。水滸中善終的人不多,燕青是其中一個。
從張擇端浩帙的巨幅長卷《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出,北宋末年的東京一帶,已經達到了物質空前繁華的地步。在這里,我們根本看不到像梁山泊那樣刀槍翻舞,劍拔弩張的另類世界。
徽宗道君皇帝本身就是個風流人物,手下有詞家周邦彥管理的“大晟院”,還有高手云集的畫院等。道君皇帝自己也會作畫,按曲填詞,甚至寫得一手好“瘦金體”書法,還會踢球。他還專門修了一條暗道,通到李師師的妓院里,得閑時便上那里去溫存一番。
燕青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優(yōu)裕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他原是個孤兒,后來被富甲一方的盧俊義收養(yǎng)。因為他長得一身雪練般白肉,盧俊義就叫一個高手匠人,為他刺了一身遍體花繡,“恰似玉亭柱上鋪軟翠,若賽錦體,由你是誰,都輸與他”。施耐庵介紹燕青道:“不則一身好花,那人更兼吹的,彈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頂真續(xù)麻,無有不能,無有不會。亦是說的諸路鄉(xiāng)談,省的諸行百藝的市語,更且一身本事,無人比的。拿一張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間入城,少殺也有百十個蟲蟻。若賽錦標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頭知尾。本身姓燕,排行第一,官名單諱個青字。北京城里人口順,都叫他做浪子燕青。”
但是,以梁山泊的游戲規(guī)則來看,一個玩家倘若玩不出名堂來,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就像被武松斗殺的西門慶一樣。玩得出色,方是好漢。燕青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玩家。當盧俊義身陷囹圄時,他甘冒著諸般委屈,用弓弩救了盧俊義一命。在泰安廟會上,他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擎天柱”任原,出盡風頭,為梁山爭得了風光。他不但能夠擺平“擎天柱”,也能擺平徽宗皇帝的二奶李師師。在宋江招安的事宜中,正是因為燕青擺平了李師師,才能將宋江的一腔意愿,上達天聽。
然而,在盧俊義的眼里,燕青最多只是個聽話的家奴而已。像他這樣叱咤一方的大角色,自然是不會將那些吹彈唱舞等放在眼里的。而燕青有一點可能看得比盧俊義更加明白:梁山既不是盧俊義這種人的歸宿,也不是他的歸宿。
施耐庵說燕青“雖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機巧心靈,多見廣識,了身達命,都強似那三十五箇。”在平定方臘,班師凱旋之后,燕青果然又表現出他精明過人的小資意識:他將細軟裝作一擔,并奉勸盧俊義跟他一起“納還原受官誥,失去隱跡埋名,尋個僻靜去處,以終天年。”盧俊義不聽他勸,燕青只好留書而走。盧俊義最后惹來殺身之禍。詩云:“略地攻城志已酬,陳辭欲伴赤松游。時人苦把功名戀,只怕功名不到頭。”
燕青還給宋江留了四句話:
“情愿自將官誥納,不求富貴不求榮。身邊自有君王赦,淡飯黃虀過此生。”
梁山諸好漢中,最后真正能勘透世事的,浪子燕青,行者武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