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一笑-人生
妻子是個樂觀的人,出門時,總對著門后的鏡子,撫發弄姿,左顧右盼一番,然后對鏡子一笑。
我說:“你對誰笑呀?”
“對我自己呀?”
是的,對自己一笑,就是自我調理情緒。給自己一份輕松,一份自信,讓自己有一種良好的心態。
現代生活中的笑,是越來越少了。
據報載,在冷戰的50年代,英國人平均每天笑18分鐘。到90年代末,每天人均笑的時間只有6分鐘了。回看我們自己,恐怕6分鐘都沒有保證。
人是會笑的動物。但現代人不想笑,或是笑不起來。你走上街頭,滿街的面孔都是冷漠的,沒有人會對你正眼看一眼,別說是對你笑了。據說美國人友好一點,對陌生人也會微笑,也點頭致意。但在我們這兒,你去試試,你對陌生人微笑,人家會認為你居心不良,或把你當神經。
不把你當神經的也有,如官場上的笑,那是應酬,皮笑肉不笑。又如生意場上的笑,那是商品,明碼標價。還有歡場上的笑,那是職業性的,一分錢一分貨。那笑是蒼白的,充斥著苦澀和陷阱。
人間難得是真情。輕松而不帶功利的笑,是越來越少了。電視小品,搞笑的演員,他們是最會笑的高手。為了搞笑,不是捉弄他人,就是作踐自己。他們自己笑得很賣力,但很矯情,很別扭,別人只冷眼旁觀,怎么也笑不起來。就是當今愛情大拍賣的“大本營”,肉體大拍賣的三級片,讓人也只有想哭的感覺,哪來的笑呢。
笑是一種生活的輕松和愉悅,是一種愉快情緒的自然流露。現代人生活太沉重了,讓人笑不起來。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當代人壓抑的概率是50年代的10倍。隨著貧富的縣殊,競爭的失衡,不管你日子過得怎么富裕,總也輕松不起來。所以現代人裝笑的多,到歡場上去買笑的多。
坦誠而舒心的微笑,只能在暢意的環境和氛圍里才能展現。你去機關辦事,見到的是一張張冷冰冰的面孔,聽到的是千篇一律的官腔,一律的敷衍,把你踢來踢去,踢得你只有想哭的份兒。就算你是一臉傻笑地去辦結婚證,也會被這個檢查,那個證明,這樣那樣的收費,弄得你也只想大哭一場。
日子的沉重,使笑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寸寸地流失了。這讓我想起胡適先生的那首《笑》的詩來:十幾年前/一個人對我笑了一笑/我當時不懂得什么/只覺得她笑得很好/那個人后來不知怎樣了/只是她那—笑還在/我不但忘不了它/還覺得它越久越可愛……
當然,這種很經典的笑,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笑求不得,那就對自己一笑吧。只要對生活滿懷信心,對他人懷抱善意,心地常寬,就會豁達樂觀,笑意自生了。
對自己一笑,還自己以生活的愉悅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