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的文明史-新知探索
說起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必須從古羅馬說起。
古羅馬下水道2500年后仍在使用
公元前6世紀左右,伊達拉里亞人使用巖石襯砌的渠道系統,將暴雨徑流從羅馬城排出。渠系中最大的一條的截面為3。3m×4m。從古羅馬城廣場通往臺伯河。被稱為“最大下水道”。
羅馬學者普林尼將其譽為羅馬“最引人注目的成就”。
公元33年清潔下水道時,羅馬的營造官曾經乘坐一葉扁舟在地下水道中游歷了一遍,足見下水道里面是多么寬廣。
不過,并非所有的公民都能享用衛生系統之便,只有少數特權家庭能申請許可證,同城市的下水道連接。羅馬官員出售的許可證價格不菲,只有富庶人家才能負擔得起。
羅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現代羅馬仍在使用。
羅馬帝國滅亡后,羅馬人杰出的排水系統被人遺忘。
倫敦排水系統與霍亂肆虐有直接關系
1700年的時候,倫敦已經是一個擁有57萬人口的歐洲超級大都市,但城市的排水系統極其糟糕。
為將污水和雨水引入路兩邊的明渠或者馬路兩邊的街溝中。泥土路面或者卵石街道都鑿有迷宮般的溝溝渠渠。一英尺多深的明渠中塞滿了灰燼、動物尸體,甚至糞便。糟糕的排污系統將街道變得骯臟不堪、臭氣熏天。
1810年,英國人開始使用暗管排水,改變了城市的排水狀況,有趣的是,英國排水管道系統的建立,與霍亂的肆虐大有關系。
1831年,歐洲爆發霍亂。這次霍亂奪去32000名英國人的生命。人們認識到,擁擠、骯臟的街道是疾病的溫床。1842年,大不列顛帝國派出考察隊去羅馬和巴黎參觀供排水系統,他們驚訝地發現,古羅馬的排水系統比起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要先進得多,衛生得多。為了改善地下水道,英國政府成立了一個皇家委員會。
1856年,一位叫做巴瑟杰的人承擔設計倫敦新的排水系統的任務。他計劃將所有的污水直接引到泰晤士河口,全部排人大海。巴瑟杰最初的設計方案是:地下排水系統全長160公里,位于地下3米的深處。需挖掘350萬噸土,但這個計劃連續5次被否決。1858年夏天,倫敦市內的臭味達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程度,倫敦市政當局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不得不同意了巴瑟杰的城市排水系統改造方案。
1859年,倫敦地下排水系統改造工程正式動工。1865年工程完工,實際長度超過設計方案,全長達到2000公里。下水道在倫敦地下縱橫交錯,當年倫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
巴黎下水道工程成為著名旅游景點
法國早期城市的排水道與英國一樣,類似于街溝,是敞開的,并不深闊,暴雨來臨時排水道便會泛濫。
在拿破侖三世統治期間,巴黎人大修地下水道,排水系統被擴展到全城以外。且建得較為寬敞,人可以在里面直立行走,船只和推車也可以全程通行。1789年大革命前,巴黎的下水道已經有16英里長,到1840年達到60英里,1853年增加到89英里,接下來的幾年很快達到了480英里。巴黎人對新建的下水道工程充滿自豪。政府希望能增大下水道的功效,鼓勵人們前來觀光旅游。葡萄牙國王游覽此地后,它便成為一處旅游勝景,人們可以坐小車或小船去游覽。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