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用來相信的-情感
他們說好再奮斗一年,就回老家開一家服裝店,他負責進貨,她負責賣,一起撫養兒子、照顧公婆。然而,一場車禍使她生命垂危,最終沒能醒過來,成了“植物人”。“不管花多少錢,哪怕是賣腎我也要給她治?。?rdquo;他苦苦地哀求醫生。“我們真的已經盡力了。”醫生無奈地說。
確切地說,他們兩人還沒有領結婚證。他和她在一家服裝廠相識,同是外來打工者,一來二去彼此有了好感,他經常等她下班一起去吃飯,她一有空就幫他洗衣服,不久他們就墜入了愛河。由于她還不到法定結婚年齡,兩人約定等她到了年齡再回老家領證、辦婚宴。誰知,第二年孩子出生了,于是先送回老家,讓公婆幫忙照顧。
無良司機跑了,這場交通事故沒有任何線索,他急得不知所措,四處借錢給她交住院費,她的病情卻沒有絲毫好轉。當她的娘家人說“放棄”的時候,他斬釘截鐵地說:“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拋下她!”并且當場寫下了一份“承諾書”:“我以丈夫的名義向岳父、岳母承諾,不論她是否能醒過來,我都會好好照顧她,照顧我們的孩子,盡丈夫的責任,對她不離不棄,今日承諾,終生遵守。”
這是某電視節目講述的一個故事??赡苡腥藭f,類似的悲慘事情每天都會發生,看多了已經沒有感覺了。其實不然,什么叫真愛?什么叫患難與共?隨便去問任何一對相愛的男女,他們都會給出這樣的回答:“即使他或她生病了,我也不會為此而放棄。”究竟能否遵守這個承諾,誰也無法預測,但有一點是毫無懸念的——即便他或她還是健康的,始亂終棄、移情別戀的悲苦大戲也在時不時地上演,更別說患難與共的生死相依了。
某位專欄作家說過:“即使你只和一個人在一起,你也要記住,其實你每天面對的是一個新人,他或她在改變,而你自己也在改變。”是的,時代不同了,愛情與婚姻的變數在以看不見的速度增長,與情感破裂的變數相比,遭遇困厄的變數是同比例發生的,前者所帶來的傷害可以用時間來醫治,而后者所帶來的打擊唯有兩個人共同面對,才能在生活的盡頭逼出一片“柳暗花明”。
一次在網上閑逛,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網店,店鋪的公告上寫著“店主每周一、三、六下午透析,當天訂單延后到次日發貨”。進入網店后我才發現,原來店主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他們都是北漂的80后,她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而他在初中那年就被查出患有脊柱畸胎瘤,兩人在偌大的北京邂逅,一見鐘情,成為一對甜蜜的情侶,同住在一間出租屋內,過著緊巴但幸福的小日子。
相戀的第9年,當他們喜滋滋地準備買房結婚之時,他身體突然不適,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尿毒癥晚期。“我們分手吧。”得知病情后,他提出了這個請求。她當場就給了他一頓痛責,“你是想活活等死,然后讓我愧疚而死嗎?”她立即去銀行取了所有的存款,讓他去住院治療。“如果到2010年的秋天,我的經濟狀況和病情都得不到改善,她就必須跟我分手。如果她耍賴,我就走得遠遠的。”后來,他寫了這份分手協議書。他不知道,此時的她已下了決心:“我一定要陪他走到生命的盡頭。”2009年,他的父親突然離世,對他又是一大打擊,為了安慰和幫助他,她四處聯系朋友和媒體,想方設法籌錢為他做透析和換腎……
他說:“如果我沒有辦法給你幸福,就必須分手。”她說:“我寧愿選擇在你病痛時與你相遇,而不是健康時成為陌生人。”每每想起他們說的這兩句話,我就不禁落淚,這難道不是世間最動人的情話嗎?如今,太多的情感糾葛、太多的利益爭奪、太多的炒作上位無時無刻不充斥著我們的世界,面對愛情,有多少人能在守望中堅守?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愛情的要義?當下,人們對愛情的猜疑、傾軋、變賣像傳染病一樣蔓延,唯獨那份對愛情的相信少得可憐。愛情,是用來相信的,因為相信,兩個人才會彼此依賴;因為相信,兩個人才能不離不棄;因為相信,感情才可以不斷升值。
如《圣經》所說:“愛是恒久忍耐,是先恒久后忍耐,恒久來自于兩人對愛的相信。”相信本身就是一股無形的力量,那些不相信的人,不僅會在愛情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失去越多,更重要的是時間久了就會成為愛情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