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背后的沉重-人生
第一次看到同事女兒的時候是在十幾年前,她才只有四歲,一個明眸皓齒、肌膚勝雪、聰明可愛的孩子。那次是團支部組織活動,到天目湖玩。因為車上還有空位,所以有一些非團員及其家屬也一起去了。中間在一個會議室休息的時候,小女孩和另外一位同事五歲的女兒站在黑板前,一本正經地給我們這些20多歲的“大孩子”們講課,講課內容自然都是她們幼兒園老師講過的。兩個天真的孩子模仿著老師的語氣和表情,把我們逗得開懷大笑。有一些“大孩子”做爭先恐后狀地舉手提問,兩位小老師就更認真了。“上課”過程中兩位小老師表揚了幾個“大孩子”,夸他們“聰明”;批評了幾位“調皮”的男生,讓他們下課留下,等家長來。那時天目湖剛剛開發,一路游玩下來,深深印在腦海的,竟然是那兩個天真孩子活潑可愛的笑臉。
幾年以后,我們成了鄰居,是單位分的房子,他們家住四樓,我家住二樓。每天我都能聽到從他們家飄來的悠揚的手風琴聲。小女孩練琴很認真,也很自覺。每到夏天考級之前,小女孩的胸前都會練出一身的痱子,被手風琴捂的。我們問她累不累,她搖搖頭。那時候的小女孩雖然還在上小學,可是臉上已經脫去了初次看到她時的那副稚嫩之氣,蒼白消瘦的小臉上,流露出一種超出年齡的成熟。小女孩除了手風琴外,還同時學著書法、繪畫、英語的興趣班,是個小才女,每天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聽說小女孩在學校是大隊長,是一個很嚴厲的學生干部。看著小女孩嬌柔沉默的樣子,很難想象,那弱小的身軀,竟然蘊藏著這么大的能量。
后來他們家先搬走了。再后來小女孩的父親從單位辭職,我們就只能偶爾聽到小女孩的消息了:考上了外國語初中(省高中分校);考上了在本省排名前五位的省高中。去年另一位小女孩高考結束,聚會的時候我們曾經看到過他們一家。小女孩和她的媽媽并排走來,初看過去像兩個姐妹,不是因為媽媽年輕,而是小女孩的臉上流露出來的與年齡不符的老成。那時的小女孩即將進入高三,問她爸爸準備考哪個大學時,她爸爸說準備去英國讀大學。
昨天晚上,女兒在看從外國語學校帶回的省中報紙的時候,無意中念出的一個名字讓我覺得很耳熟。拿過報紙來一看,是省中提前被保送到國內外名牌大學的學生名單,22個學生中,赫然排在第一位,后面寫著“英國劍橋”幾個字的,正是小女孩的名字。
還是有些發怔:一路走來,小女孩都是那么的優秀,進入劍橋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吧。在國外讀書,她依然會是優秀學生,以后會成為優秀職員或優秀高管,在她的面前,是一條通往輝煌的路。
可是我怎么也不能忘記,小女孩四歲時候的那張無憂無慮可愛的笑臉,和去年看見她時,那過早成熟的、沉著的表情。我相信她將來一定會很成功,可是我舍不得自己的女兒像她一樣。我寧愿我的孩子一直到進入大學,還能像另一位小女孩那樣,有著一張快樂的、孩子氣的笑臉,和一雙明亮活潑的眼睛。輝煌的背后是沉重,我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那樣,真的不愿意。
衷心地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