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處能開出奇異的花朵-勵志人物榜
她出身于一個干部家庭。父親從小就給地主做長工,1937年就參加了革命。父母都是解放前入的黨。哥哥、姐姐、姐夫、嫂子全是軍人。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她的高干父親卻以莫須有的罪名被隔離審查,后來因為找不到“罪證”,便讓他在家“閉門思過”,實質上是一種“軟禁”,完全剝奪了他工作的權利。
對此,她的父親卻顯得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他的臉上找不到絲毫怨恨、悲傷的痕跡。那時,家屬樓的后面是一大片空地。春天到了,人們都去那里種些什么。父親便在那里種了青菜、韭菜、辣椒、黃瓜、豆角等多種蔬菜。到了夏天,綠油油、翠生生的一片,在紅番茄、紫茄子的點綴下,更加絢麗多彩。她家的菜是全樓種得最好的,吃不完就送給樓上的鄰居。她父親在種菜之余,還做了很多嫁接嘗試。有一次,她父親在一株杜鵑花上嫁接出3種不同顏色的花,有粉的、白的、紅的花。這時,她有些心疼地問:“爸爸,你劃開杜鵑的枝杈,它會感到痛苦嗎?”父親回答說:“也許吧,但傷口處能開出奇異的花朵。”
她很乖巧,學習很努力,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982年,她考進了北京大學,就讀于國際政治系。在大學里,她是個活躍分子。1984年,在北京大學舉行的第二屆大學生演講大賽中,她以《我與中華同崛起》為題,獲得了第一名。當時20歲的她還當上了北大學生會文化部的副部長。那時,她的夢想是當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一名女大使。
但是,在大三的時候,她卻被告知,她的學籍被注銷了!原因是3年前她曾考上了某大學,但她沒去報到,第二年又考上北大。按當時規定,有學不上的考生必須停考一年。這件事對她打擊很大。“你散散心吧。”同學們怕她想不通,做出傻事來,一邊一個攙著她,在校園里散心,這種場景就像現在八寶山那些遺屬被人攙著從告別室出來一樣。
這時,女孩想到了爸爸,想到了母親和全家人,她告誡自己,遇到什么事都不能哭,遇到任何問題都要想盡辦法去解決。她暗暗對自己說:一定要堅強,一定要堅定,一定要比別的北大同學讀更多的書。
1986年7月,同學們畢業了,很多被分到中央國家機關當干部,讓她很羨慕。她自己也完成了學業,卻因沒有文憑,只得到一紙說明,大意是說被注銷了學籍,但堅持上課,成績合格,學校不負責她的分配。在她的畢業紀念冊上,同學們給她留下這樣一行贈語:“與眾不同的經歷,造就與眾不同的道路。”
工作沒有著落,她一離開校門就開始在中關村到處找工作。她鼓勵自己說:沒有工作也許會更有前途,因為自己面對的機會更多。
后來,在中關村一間不起眼的小平房里,她見到了正光著脊梁埋頭工作的青年小伙閻俊杰。他們得知,市場上急缺印刷設備。于是,她同閻俊杰從沈陽一家國營大公司的倉庫里,以幾百元的價格買回了一卡車的印刷紙板、油印機、油墨等印刷設備。對于他們,這車“破爛”的意義卻非同小可。他們吭吭哧哧地倒騰了兩天兩夜,才將那些寶貝運回北京。經過一番清洗、整理、油漆、上光,一下子竟賣了5萬元。這對于當時的他們,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接著,她把目光瞄準了當時正如火如荼的計算機市場。她注冊了一家電腦貿易公司,她給公司起名“達因”。達因,取自英文DYNE一詞,意即“力的最小單位”。那時的達因,當然很小、很輕,也很弱。但正因為小,才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前幾年中國的電腦市場由于剛剛起步,如同一只巨大的總也吃不飽的胃,她經常揣著上百萬元的支票到南方去進貨,一臺電腦2萬元進,2。3萬元出,最多一天的銷售額就有30多萬元。
由于她的聰明、機敏而又踏實苦干的風格,她的公司后來成了美國康柏在中國市場的總代理。到1994年,達因公司向國內客戶提供了10萬臺康柏電腦;1995年,達因又進軍房地產市場;1996年,達因集團顯示器生產廠建成,每年出口達1億美元,內銷兩三億人民幣。如今,達因公司已經成為擁有40多家分公司、凈資產上億美元的大型集團公司。
她就是當年那個女孩、達因集團公司總裁張璨。
如今張璨身家1。2億美元。在2000年《福布斯》雜志中國富豪排行榜中她列第23位,她是“當今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富豪”之一,是十大富豪中唯一的也是最年輕的女性。眼下,學生味十足的張璨,正坐在北京建達大廈24層辦公室里,她的辦公桌上,12歲的女兒正在相框里以各種姿態沖你微笑,而花瓶里那一束火紅的玫瑰正肆無忌憚地怒放著,這是她的先生閻俊杰送給她的。
記者問張璨成功的奧秘,她平靜而飽含深情地說:“我記住了小時爸爸說的,傷口處能開出奇異的花朵,放出光芒!生命因挫折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