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結-開卷故事
在報上看到一則心理醫生講述的故事。有天,醫生的診所來了一個年輕女人,說有件事在心頭折磨著她。起因是上周末,女子帶八歲的兒子回娘家,路上還買了韭菜,準備給一家人做韭菜餡包子吃。可熱氣騰騰的包子剛出鍋,就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家里養的幾只小白兔,之前還活蹦亂跳的,現在卻個個口吐白沫……女子知道,兒子用擇下的韭菜葉子喂過小白兔,很顯然,可能是韭菜葉有農藥殘留。于是,一家人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敢伸手去拿包子。
兒子因為肚子餓,一把抓起包子就要往嘴里塞。女子驚慌之下,一巴掌打掉了那只包子,兒子一愣,就哇哇大哭起來。這時,女子的父親發話道:“兔子吃下的韭菜葉是沒洗的,包子里的都洗過了,能有什么問題?”說著,他伸手拿過一只包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女子看著父親,欲言又止,最終卻沒有阻止他。而這,也正是她來找心理醫生的原因。她說自己很愧疚,兒子和父親都是她最親近的人,可她阻止兒子時,一絲猶豫也沒有,輪到自己的父親,卻……她說盡管父親毫發無損,但現在想來,萬一父親出什么意外,她不知要如何面對。為此,她飽受煎熬。
心理醫生聽了,一時不知該如何疏導。他想告訴女子,人類對后代的愛護是強烈的本能,確實是后代對父母的感情比不了的,但又覺得這樣的說教蒼白無力。
這時,倒是旁邊的一個患者為他解了圍。患者追問女子:“假如你和兒子面對這樣的危險,必須有一個人去嘗試,你會怎么做?”“當然是我來嘗試!”女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就是了,哪個做父母的都會先保護孩子。況且老人生活經驗豐富,肯定曉得韭菜已經洗干凈,包子又經過高溫蒸熟,人吃了沒事的。”這席話,終于讓女子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
在我看來,女子無法釋懷的愧疚之情,其實就是對父親的愛,只不過是沒有表達出來的愛。或許很多做子女的,也是如此,在猶豫中把對父母的愛放在心底。何不少些猶豫,多些表達?正值團圓佳節,回家多陪陪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