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生活加點戲-開卷故事
在論壇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帖子,討論老師在課堂上講過哪些效果很好的故事,眾多回帖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大學生選修了一門世界歷史課。開學第一堂課上,老師正在介紹課程內容,教室里突然沖進來四個人,他們直接走上講臺,把老師打倒在地,拿起他的公文包就跑。學生們都傻眼了,反應過來后,有人想要追出去,有人拿出手機打算報警,就在這時候,老師站了起來,說:“我沒事,大家都還好嗎?現在請你們拿出一張紙,盡可能詳細地描述剛剛發生的一切。”
老師解釋說,剛才發生的“搶劫”不是真的,那些闖入者其實是老師上學年的學生,是他邀請他們來參加這個模擬犯罪實驗的。
十分鐘后,老師讓大家交出自己的作文,然后開始大聲朗讀每一篇作文。令人震驚的是,大家在描述事實時存在驚人的差異,一個學生說闖入者是四個男人,另一個學生說是三個,也有人說是三男一女。有的學生說其中一個男人拿著兇器,有的學生說老師被打殘了,有人卻說老師只被推搡了一下,沒有挨打……老師讀著每個人的描述,大家都在聽著。
讀完后,老師放下最后一篇作文,說了這樣一番話:“歷史是從撰寫歷史的人的角度記錄的,就像大家剛剛聽到的,歷史可以不同,這取決于撰寫歷史的人。戰爭勝利者講述的歷史當然和失敗者講述的歷史不同,掌握政治權力的人寫歷史時,視角一定和喪失了政治權力的人不同。在我們開始世界歷史之旅前,請大家記住這一點……”
老師的這番話發人深省,然而更讓我感興趣的,是他講述道理時所采取的戲劇性的方式——既有沖突、轉折,又有出人意料的結果。故事作者和老師一樣,常常面臨一個難題: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講述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我想一個最簡單的要點就是:多些戲劇性,少些平鋪直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