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屑的成功-成長視窗
李發財是我的中學同學,他中學畢業后就出來打工了。
我大學剛剛畢業的時候跟幾個同學到了廣州,而李發財正好也在廣州打工,當他聽到我也來到廣州后特地和一個同事過來看我。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從中學畢業后就到了廣州,一直在一家工廠打工。我問他工資一個月多少錢。他說有八百多。
八百多?現在一個普通的工人都有兩三千元的工資了,李發財怎么才八百多呢?最后在他同事的介紹下才知道,原來他一直在一個香港師傅的手下當學徒學技術,而這些技術就是最常見的模具蝕紋、噴砂、蝕字加工等技術,而且已經學了三年多了。
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聽他同事講,李發財把這個香港師傅服侍得很好,甚至連這個香港師傅的衣服都一直是李發財在洗,他們簡直就像父子一樣。而一邊的李發財則嘿嘿笑了聲說道:“人家不是師傅嘛!”
很快又是三年過去了,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李發財和幾個老鄉開了一家工廠,我很好奇,特地問清了地址抽空去看他。可是到他們那所謂的工廠的時候,我特別失望,甚至有些看不起他們:三間非常破爛的廠房,兩間做工作室,一間用來睡覺,而兩間工作室也是破破爛爛,到處都是一些加工過的產品,看上去就像一個垃圾廠一樣。
我很是好奇他們是怎么拉到業務的,因此我特地問了一下他們的訂單是怎么來的。李發財和我簡單說了一下他們拉業務的情況,剛開始的一個月他們白天到各個模具廠、塑膠廠去問,晚上回來在家里加工,而后來因為有一些固定的訂單則不需要再去跑業務了。
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李發財對這些客戶從來沒有任何要求,價格、付款都是由客戶說了算的,而且交貨很準時,從來沒有拖欠過訂單,如果交期緊張則通宵加班。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有好多客戶因為訂單數量小或者其他的原因,從來沒有按時付過款,可是李發財卻從來沒有催過。
從李發財那兒出來后,我搖了搖頭,本來就沒有多少資金,再加上這樣的管理,肯定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周轉不下去的。
又過了五年,我也成了一家公司的財務主管。一次與一個同學聊天,他又提起了李發財,他說現在的李發財已經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了。我聽了很是好奇,因此相約去看李發財。到了李發財的廠以后,我驚呆了:一個獨院廠房,一樓是清一色的塑膠機,二樓則是全新的硫化機,三樓和四樓是流水線,五樓是倉庫,看得出李發財的工廠效益很好。
和李發財又聊了半天我才明白,原來正是因為他對客戶沒有任何要求,同時他對模具的精通,再加上客戶的相互介紹,訂單越來越多,因此效益一直很好。而他對模具的精通則是本行業數一數二的,而原因則是他得到了那個香港師傅的真傳,而且就連開廠那個香港師傅也指點了他不少。
看著已經成為一廠之主的李發財,我才知道我錯了,我一直以為成功就是靠著職場的算計和同行間的斗智斗勇等那些流行的成功學講的那樣,可是我卻忘了其實成功最好的捷徑永遠是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