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官正:“愚公后代在何處?”-成長視窗
作為領導者,首先要領方向,使下級能夠清楚明白地按照既定的方向前進。當下級的行為與大方向不一致的時候,要及時糾正偏差。但領導者糾正下級偏差,尤其是批評下級的時候要講究領導藝術。
吳官正批評人就很妙。
一次,吳官正乘車去山東平陰,看到本來身披綠裝的山被挖得千瘡百孔,心情沉重,就問身旁的時任濟南市市長謝玉堂:“你知道愚公是哪里人嗎?”謝玉堂回答說:“大概是河南人吧?真說不準。”
吳官正又問:“愚公的后代現(xiàn)在何處?”大家愕然。吳官正接著說:“愚公是河南濟源人,他的后代有的可能遷來濟南,繼承遺志,多年來還在挖山不止!”
聰明的市長急忙說:“書記批評得對,我們一定改,過兩年你再來看吧!”
幾年后,吳官正再去濟南發(fā)現(xiàn)這里不但停止了挖山,而且在被亂挖的地方種植了爬山虎,已看不到裸露的山體,讓人高興。
在車上,吳官正又問老朋友——這位原市長:“愚公后代現(xiàn)在干什么工作?”謝玉堂笑著說:“全改行了,進了綠化隊,工作生活都很好。”大家哈哈大笑。
有時候,吳官正批評人也很直接。
吳官正早年在葛店化工廠工作時,有個同志常遲到早退。一天,吳官正把他找到辦公室,怒斥:“我講的你為什么不聽?你的耳朵長到哪里去了?”
這位同志左手扯著自己的耳朵,右手指著吳官正,睜大眼睛,大聲說:“我的耳朵在這里,你的眼睛長到哪里去了?”吳官正頓時感到說得過分了,隨即心平氣和地說:“你回去吧,今后要按時上下班。”這位同志頭也不回地走了。
吳官正過后想,自己是領導,下級這樣頂撞我,定是難以忍受,是我講得過火了。第二天見面時,吳官正就主動對那位同志說:“你還生氣???”他說:“生什么氣?當領導的少發(fā)火,好好說比發(fā)火好。”吳官正說,這是他對我的教育,至今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