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總理當翻譯-勵志人物榜
他是一個標準的80后。大學還沒畢業,外交部就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全國兩會期間,他擔任了李克強總理的翻譯。他準確、嫻熟、流利的翻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被人稱為中國翻譯界的“一哥”。他的名字叫孫寧。
孫寧出生于南京一個普通的家庭。小學五年級時,從不當“出頭鳥”的他有一天被英語老師請到黑板上拼寫單詞,在黑板前吭哧半天,愣是沒把單詞umbrella拼對。小升初時,孫寧英語考了96分,他有些沾沾自喜。然而入學后,他發現周圍同學清一色的滿分。
孫寧真正產生要當翻譯的念頭是在讀高中的時候。高中一年級,孫寧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英語興趣小組。有一次,董正璟校長給他們講了一個南非黑人小孩遭遇的故事,感人的故事讓孫寧產生了翻譯成中文的念頭。那個周末,他把自己關在房間查找信息,逐字逐句仔細翻譯。經過一個周末的努力,孫寧終于把這篇小說翻譯好了。校長幫孫寧作了一些修改。校長把譯稿還給孫寧時,微笑著說:“小伙子,功底不錯啊,好好努力!”得到校長的鼓勵,孫寧對英語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他立下了為外交事業做貢獻的志向。這一年,孫寧17歲。
高中畢業前的一天晚上,董校長交給孫寧一項重要任務——把一部20多萬字的英文小說翻譯成中文。董校長說他可以給提供工具書和參考資料,同時,董校長還答應為孫寧校稿,為孫寧署名,并支付稿酬。孫寧聽后欣喜若狂,他對校長說:“請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孫寧開始翻字典,查資料,對小說中的任何細節都加以推敲。一年后,新書上市,孫寧撫摸著那有自己名字的新書,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當翻譯官。
憑著對英語的濃厚興趣以及深厚的功底,高中畢業,孫寧被保送到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上了大學,孫寧更加勤奮了。可是一次考試讓他備受打擊。原來,北外開學第一學期,孫寧的語音、口語免修考試一門都沒有過關。只要他一張口講英語,就會遭到別人的嘲笑。孫寧下定決心狠補口語。下午沒課的時候,孫寧總會戴上耳機到學校花園聽廣播、大聲朗讀或是找同學來對話。孫寧專注而大聲地朗讀,常惹得周圍的人竊竊私語,但他對這一切全然不顧。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以后,當孫寧在眾人面前大膽講英語的時候,人們總會夸獎他說:“這小伙子的發音純正、漂亮。”孫寧明白,學好英語不僅僅是要能寫,還得能說。對于英語,他更有信心了。他想,他離自己的夢想又靠近了一步。讀大二的時候,由于在辯論課上的出色表現,孫寧被推薦參加系里的比賽。之后孫寧又被推薦參加“外研杯”辯論賽和“二十一世紀·愛立信杯”第七屆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備戰期間,孫寧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查資料、做卡片、寫講稿,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經過每周六七小時的魔鬼訓練,孫寧在辯論和演講的舞臺上發揮出色,揮灑自如。當孫寧舉起冠軍獎杯時,他終于體會到“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含義。這次演講為孫寧進入外交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學畢業,孫寧進入了外交部翻譯室,為楊潔篪外長(時任)擔任翻譯。2004年9月孫寧被公派到英國留學。由于孫寧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分別在2009、2010、2011年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二、三、四次會議上為發言人李肇星擔任翻譯,并成為外交部翻譯室同傳和即席翻譯官。2023年兩會期間,經過層層選拔,孫寧成為新任總理李克強記者會翻譯。談起自己的翻譯官之路,孫寧只說了一句話:“有耕耘,就有收獲!”
從一個青春大男孩到外交部的即席翻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努力,成功總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