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孩子去泡妞-人與社會
聽說現(xiàn)在二婚男人很吃香。我朋友分析得很到位:“離婚也是一種資本實力的體現(xiàn)—一份家當都不夠分兩半的婚,想離都離不成。”落實到具體,離婚還帶著一個孩子的男人,更有市場潛力。女孩子想,生娃娃那么疼,還影響身材,不如撿個現(xiàn)成的媽媽來做。唉,這都什么世道啊!難怪一句“事業(yè)有成,父母雙亡”的擇偶標準,被廣為傳播。
我身邊還真有不少男人聽信了這些歪門邪道的理論。一個人帶著孩子出門,便有女性主動搭訕:“孩子多大?”“叫什么名字?”“好圓好大的眼睛哇!”自青春期后,許久不曾有雌性生物如此大密度頻繁地圍攏自己,激動之情難以言表。很多男人不由陷入了那個永恒的命題:為什么結(jié)婚前世界上女人那么少,結(jié)婚后放眼望去全是女人呢?實令熱血男兒扼腕啊!
最無奈的是夏天,帶孩子去海灘。幾個比基尼青春美少女圍著孩子贊不絕口:皮膚白白嫩嫩讓人羨慕死了,脖子上套個小救生圈可愛死了,小屁股一撅一撅讓人真想咬一口……爸爸站在一邊臉紅加傻笑,好像被比基尼美女垂涎三尺的是自己。這時媽媽來了,原本旖旎的場景一下子冷了下來。爸爸一定覺得黃臉婆煞風景了吧?他倒也不管,小朋友有口皆碑的白皮膚翹屁股,全部遺傳自母親的基因。
好像漸漸便在男人們心中達成一定的共識:小孩是泡妞的必殺工具。帶著一個孩子在身邊,有利于聚集異性氣場,出門可遇桃花。我有一個男性朋友膽大包天,開口問我借孩子。他說他分析自己討不到老婆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敢和美女搭訕。“一見到漂亮的臉蛋,我就結(jié)巴,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可就沖他如此流利地跟我說話,一點也不結(jié)巴,我便不可能把孩子借給他。想起我曾看過的一部美國喜劇,一個單身漢發(fā)現(xiàn)他弟弟帶著兒子出門總能邂逅辣妹,于是便跟著一同去。沒想到,辣妹在逗完孩子后,抬頭問他們:“現(xiàn)在政策允許你們結(jié)婚以后領養(yǎng)孩子嗎?”兄弟倆竟被誤解成同性戀人,活該啊。
所以,帶著孩子去泡妞,搞不好就會弄巧成拙。也許在你有意無意顯示自己財力的時候,小朋友會像蠟筆小新一樣揭示真相:“貸款還有28年沒有還呢!”又或者,更極端的小孩會和我小時候一樣,在爸爸每一次接觸異性的時候,便發(fā)出警告:“媽媽叫我們早點回家吃飯!”
有朋友帶兒子去逛超市,見老婆不跟來,心花怒放,大獻殷勤,問她要買什么。老婆叫他買一袋寶寶的紙尿褲。男人嘛,視覺動物,以商品形象分類。抱著兒子在女性衛(wèi)生用品貨柜前站了半天,一樣樣找過去,蘇菲、嬌爽、護舒寶……怎么找也沒有幫寶適紙尿褲啊!后來問了店員才找到,泡妞之旅泡了湯。他回來怪他老婆,他老婆怒了:“你一個大男人抱著兒子給我買衛(wèi)生棉,我的人物形象都被你扭曲了!”
說到人物形象,更慘的還是我的一個同學。夫妻倆吵架后,她老公一個人帶孩子出去吃飯。不知餐廳女服務生出于什么目的,好端端地問孩子:“你媽媽呢?”孩子想起剛才的家庭風暴,“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嘴里還唱詞:“媽媽,我要媽媽!”我同學說,她的人物形象直接進黑框照片架,那音容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