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手機狗-人與社會
網上調查“今夜你關不關機?”結果半數人不關。理由多半是“怕朋友找不著我”。其實相反,半夜不找你的,才算夠朋友呢。有業務的人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有事找我,本人的手機24小時全天候”。沒手機好像啥業務也做不成。
如果說你花幾千塊錢買了條拴狗鏈套在自己脖子上,你肯定不認。但必須承認,這個當初替代BP機的玩意兒,正從隨身狗上升為主人地位,把你變成了手機狗。過去是你使喚它,現在是它使喚你。你隨叫隨應。
手機鈴聲就是狗鈴鐺。有人對自己手機鈴聲變得異常敏感。只需輕微一“嘀”,無論多遠、開會或爭吵,都會飛快奔來,活像一只發現骨頭的小狗———結果八成是一條無聊的短信或催交話費的。
人同狗性,好像天生愿意被人牽著。一天不接到手機如同河南人一天不吃面條,等于沒過。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開機,晚上回家前第一件事是刪短信。如果哪天忘記帶手機,整天都會渾身不自在。
手機讓人每時每刻有所期待。偶會出現幻聽現象,多半是怕老板找加班。撮飯閑談之際都下意識瞟上一眼,看有無未接電話或短信。
這東西讓你魔怔。但假如把它扔出窗外,你會飛也似的奔下去接,準保趕在手機落地之前。丟了手機失魂落魄,仿佛與這個世界失去了聯系。
手機癮超過了煙癮、賭癮,成為當前最普遍的社會癮。這種癮導致遺傳變異,右拇指極端發達靈敏。直到有一天,人類宣布將右拇指改稱為“手機指”。
現在,手機繩榮升為時尚物件。俊男美女也就榮升為寵物狗,牽他們的人數不勝數。
中國的手機擁有量世界第一。中國人均收入僅為美國的1/7,手機量卻是老美的兩倍。2004年,在中國移動和聯通這兩根大木樁上,拴著2。69億只小狗,2005年有望增加。移動公司用各種獎勵辦法保持小狗們的忠誠度,做法簡單得就像馬戲團的馴獸,動物總是會重復受獎勵的事,人是動物也一樣。話費優惠就是獎勵,這種小恩小惠令我們變成話癆。會員金卡、銀卡積分更讓我們變成碎嘴婆。持卡人能享受到登機、消費等特別服務,為了這些“尊貴服務”,我們從手機人降格為手機狗。
手機狗都偏愛收發短信。全世界每3條短信中就有1條是中國人發出的,盡管中國的手機數只占全球的1/6。難怪三大門戶網站收入的一半來于此等增值服務。
短信是個好東西。當初羅密歐只需給朱麗葉發條短信說他是假死就少了這出悲劇。烽火臺改成短信臺,消息樹改成手機樹。花一毛錢能解決從個人到國家的大問題。而且,短信還有意外收獲:一位檢察官查嫌犯的短信,發現其中一條:“晚上老公在家,不方便”,據此判斷有不正當關系,訊問時以此為武器施壓,嫌犯一聽,心想“連這都被查出來了,更別提受賄了”,從而將犯罪事實全盤托出……
未來科技正試圖用手機代替更多的個人設備,電腦、通訊、相機、鑰匙、信用卡……2008年一部手機的處理能力相當于1990年的一部電腦,以后還將迅猛升級。手機上網、手機開門、手機刷卡……我們的半條命未來都在里面。
我們都是手機狗,一個被芯片轉基因了的新物種。
我們的墓志銘上寫著:“此人永不關機”,或“此人已不在服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