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腳下-成功之鑰
二十多年前,一個高高大大的農村壯小伙子,因一次意外,從一片白茫茫的醫院蘇醒時,撿回了性命,丟失了雙腿。
沒有腳了,也沒有路了,從此就不再需要鞋了。
然而當我們認識這個人時,他的身邊擺滿了男鞋女鞋、大鞋小鞋、皮鞋布鞋、平跟鞋和高跟鞋、老式的鞋與時尚的鞋……
如果你以為他自己沒有腳就當不好鞋匠那就錯了,在那座小城里,他的修鞋、做鞋技術遠近聞名,他知道不同腳形前掌和后跟的不同著力點,內撇和外撇的腳應該如何通過合適的鞋得以矯正,走了大半輩子路的、長滿了厚皮老繭甚至雞眼的腳,怎么樣才能舒服。
他熟悉白領公務員的腳、長跑運動員的腳、導游的腳、舞蹈演員的腳、穿慣高跟鞋的腳、正在發育長大的腳……
一個人忽然沒了腳,一開始他也哭過罵過沮喪過尋死過,但終于確立了一個目標:養活自己,不做廢人。
但一無資金,二無技術,靠什么養活自己,自己究竟可以做什么?這個選擇頗費躊躇。
最終他選擇了與腳、與鞋有關的事業。他帶了200元錢,從老家到縣城,用手“走”了整整一天,跟一位老師傅學了一周,花35元錢租下4平方米的店鋪,開始了創業。
這一來他便重新有了腳,與顧客交流著,心里琢磨著,時刻感受著與鞋、與腳有關的一切,就這樣走出了自己的路。
他能將鞋鋪做到公認一流,一點都沒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