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李享受-心靈雞湯
李享受是宿舍樓打掃衛生的大爺。當然,人們平時叫他“老李”或者什么也不叫。要不是認識他兒子,我壓根兒不知道他有這樣一個拉風的名字。
老李對工作非常滿意,雖然月薪只有800,但有宿舍可住,有食堂可吃飯,生活成本低,環境又好———這樣的工作上哪兒找?
平日里,老李是個大忙人,賣廢品直接拉動了他的GDP。垃圾里有大量被扔掉的書本、紙箱、飲料瓶、舊衣服,集中了最優質的可回收資源。每年新生軍訓結束,總有很多學生把迷彩服直接扔進垃圾筒,老李起先撿了幾套,覺得適合親戚朋友們干農活,便寄回家鄉,后來跟樓管員借了塊小黑板,寫上:回收軍訓服,7元一套。學生們留著那身衣服沒用,擱在柜子里還礙事,便把沒扔的紛紛找出來賣給他。老李因此在家鄉贏得了極好的口碑,因為他“在大城市工作”,還像從城里回未莊的阿Q,總帶回些新鮮便宜的玩意兒。
畢業時,跟他相熟的學生,把衣服、被褥紛紛留給他,他又開始收鋪床的草墊子,兩塊一個。開學時再賣給新生或者新來的務工者。
新生大部分買了新電腦,盒子全扔了。老李撿回來,并不當廢品賣掉,而是拆開、折疊,仔細保存起來。等到下一個畢業季來臨,15塊一個,賣給發愁托運的大四畢業生———誰也不嫌貴。
李享受的宿舍里有兩臺電腦,音響、攝像頭一應俱全,都是他撿來或者回收的零碎組件,自己搗鼓著裝上了。偶爾用來放點音樂,多半是“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他愉快地喝盅小酒兒,吃點花生米,很享受地聽著。
李享受的兒子李國棟上了大學,雖然也沒有多少人記得他的名字,都管他叫“小李”,李享受依然將兒子視作最大的驕傲。小李每月工資2000元,比他爸高,但租房1200,水電煤氣交通通訊得花350,剩下的錢吃飯緊巴巴。
李享受不明白兒子怎么把錢都整沒了。小李不滿地說:那是因為我沒有灰色收入啊,沒食堂沒宿舍,干啥都得自己花錢,怎么攢得下錢呢?
李享受也整不明白賣廢品的錢算不算“灰色收入”,但若是沒了這些,那工作真就不太值得干了。
雖然如此,李享受依然覺得兒子是比自己有前途的。至于怎么個有前途法,他也不清楚,他依舊喝著小酒,就著花生米,聽聽歌,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