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狂人鄧文迪-流行·視覺
傳媒大亨默多克在英國議會聽證會上被人用剃須膏襲擊時,曾經身為排球運動員的鄧文迪以一個大力扣殺的動作,阻擋了襲擊者。一巴掌下去,鄧文迪把評價機構的負面評價都拍沒了,新聞集團股價應聲上漲6%。媒體稱她這一拍為“黃金拍”。
實際上,除了會拍襲擊者的腦袋,鄧文迪更擅長另一種“拍”——拍賣。她是拍賣狂人,家里的很多東西,都是她從大大小小的拍賣會上拍回來的,愛拍賣到什么地步呢?她說——我自己就是一件拍賣品。
雜貨拍賣,省錢又好玩的消費方式
初到美國時,拍賣讓鄧文迪用最少的開支滿足了最大化的生活需要。
那時,她還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語言,兼職在一家四川飯莊刷盤子,時薪4美元。
在學校附近的羅威爾社區,每周五晚,都有一場周末拍賣會。與索斯比、佳士得這些高檔的拍賣不同,社區拍賣沒有藝術品、珠寶、古董……而全是些過日子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火腿、紙巾、內衣、洗發水、沐浴露、糖果、咖啡、芝士……
拍品都來自正規超市。因為有瑕疵,所以底價設得很低,在超市賣9.9美元一瓶的家庭裝沐浴露,拍場上底價為9美分,每次加價10美分。鄧文迪第一次拍到手的,就是這樣一瓶沐浴露,成交價2.49美元。
舉了舉牌子,就省出了相當于兩小時的薪水,鄧文迪飛快地愛上了這種省錢又好玩的消費方式。
進入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后,鄧文迪有了第一段婚姻,但還是對拍賣樂此不疲。那時,車庫甩賣方興未艾——在自己的車庫里擺個小攤子,自己標價,把家里沒用或多余的東西廉價甩賣。鄧文迪覺得這種無序的車庫甩賣中蘊藏著一絲商機,她決定將自己所在社區的車庫甩賣發展成車庫拍賣。
社區拍賣拍進耶魯MBA
預計的車庫拍賣最后升級成了院子拍賣。因為鄧文迪去聯系鄰居,表示自己想將他們的閑置物品收集起來集中拍賣時,鄰居們送來的拍賣物品很快就把她家的車庫塞滿了。
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鄧文迪索性邀請班上的另外三名同學,組成了一個小組,合作打理拍賣事宜。
首次院子拍賣獲得了極大的成功,283種拍品無一流拍,拍賣總額3450美元,按照30%的傭金抽成,鄧文迪獲得了1000多美元的傭金。
初戰告捷,四人小組很受鼓舞,他們決定將這一拍賣活動推廣到洛杉磯的各個社區。
席卷洛杉磯的社區拍賣,使得四人小組被稱為北嶺校園經濟系最佳小組。校長Blake先生為鄧文迪申請耶魯大學商學院寫了推薦信,稱她是“極優秀學生”。
鄧文迪自己都沒有想到,因為省錢而喜歡、為了賺錢而從事的這么一份閑職,竟然成了她進入耶魯大學商學院大門的敲門磚。
四年的拍賣生活,讓鄧文迪越來越精明。最成功的一次,她把一盞自己從國內帶去的青花瓷臺燈拍出了390美元的價格。她用一種很神秘的語氣告訴拍客,之所以中國被稱為China,就是因為瓷器,而這款臺燈,就是沿用數百年前中國青花瓷制造工藝,用最傳統的瓷石和高嶺土制造,這種青花瓷是古代中國出口到歐洲最受歡迎的商品……
一番渲染之下,老外們紛紛踴躍舉牌,將這件日用品硬生生哄抬到了藝術品的高度。而這盞臺燈,鄧文迪買的時候只花了人民幣50元。
她開始明白一件事情:任何東西,除了自身價值,還應有附加值,而附加值甚至是可以遠遠高于自身凈值的。前提是需要賦予它一個藝術的、傳奇的、美妙的、讓人心動的、有噱頭的頭銜或者說法。
她覺得拍賣品如此,做人也可以如此,就像賦予拍品附加值一樣,給自己也添上迷人的光環與頭銜。
從耶魯畢業時,鄧文迪的履歷很漂亮:常青藤學校的商務學位,精通英語和普通話,組織能力超強。無論怎么看,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她也因此被新聞集團旗下的StarTV錄用,成為唯一一位擔任管理層職位的中國女性。
拍賣是商業活動,更是生涯規劃
但鄧文迪身上最大的兩個光環是:她嫁給了默多克,成為全球頂級豪門闊太。
雖然已經富裕到了買東西根本不必詢價的程度,鄧文迪依然擱不下拍賣這個個人愛好。
她也玩過一把大的。當一個美國社交網站進行拍賣時,在老公做后盾的支持下,鄧文迪頻頻舉牌,最后以5.8億美元將這個叫MySpace的網站收入囊中。一年之后,MySpace的市值增長到60億美元。進軍中國后,鄧文迪給它起了個中文名——聚友網,她也成為MySpace中國的“策略長”。
鄧文迪這樣說:拍賣看似一種商業活動,實際上更像是一個生涯規劃。她參與、主辦了不計其數的拍賣會,從她手里主拍出去的,以及她自己拍回來的拍品少說也有幾千件。但她覺得自己最得意的拍品是她本人。
綠卡、學位、跨國名企、金錢、社會地位、影響力……一個接一個讓自己升值的光環被她爭取到手,籠罩于身,使自己從一個普通的離異中國女學生一步步升級為極優秀學生、意見領袖、常青藤精英、頂級闊太、未來掌權人……
想嫁成功男士的女人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等待機會、待價而沽的地步。為什么不能給自己主動加碼,拍一個像鄧文迪一樣讓人望塵莫及的“好價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