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中國新傳說
葫蘆鄉黨委朱書記、政府劉鄉長、人大魯主席三大“巨頭”結伴去全縣海拔最高又最偏遠的轄區高山村檢查計劃生育工作。高山村通訊設備差,交通不便,路彎坡陡,只能步行。他們為何愿意到這個最艱苦的地方去?自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是去品嘗野味的。時下正值初冬,野兔、野雞、野山羊比較容易獵獲。
果然不虛此行,他們飽了口福住了一宿,第二天吃過早飯便下山往回趕。下一個“交通站”是山腳下石榴村村主任老海的家,他們到達這里時,兩條腿像灌了鉛,累得腰酸背痛,幾乎精疲力竭了。本想吃過中飯,舒舒服服睡一覺,沒想到老海的家靜悄悄的。好在堂屋沒有上鎖,推開大門,只見桌上放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我們一家走親戚了,找我辦事者,請明天再來。”
由于山區手機信號不好,事先沒跟老海聯系上。朱書記和劉鄉長暫時不管這么多,一屁股坐在靠墻壁的竹椅上,躺下來,翹起了二郎腿。魯主席精神好一些,坐在大門口的凳子上,背靠大門看風景。
休息了一陣,已是中午,他們開始討論今天的中飯怎么解決。魯主席頭一個發言:“老海不在家,我們的中飯沒人埋單,只有到前邊的飯店去開銷。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今天,我們之中誰有本事找人埋單,誰就為師。”劉鄉長立即附和:“行,大家都來想想辦法,看誰有本事。”
正說著,忽然天空烏云堆積,一會兒便下起雨來。一群年輕妹子文案笑笑快步走來,鉆進屋檐下躲雨。她們是這個村草席廠的職工,回家去吃中飯,沒帶雨具。檐邊有一株柑桔樹,枝繁葉茂,有如撐起一把大綠傘,樹上掛著密密麻麻的柑桔,快要成熟了,離地面不高,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姑娘們見檐下太窄,便聚集在柑桔樹下,嘰嘰喳喳議論樹上的柑桔,有的說甜,有的說酸。姑娘們的議論聲傳到魯主席耳朵里,他探出腦袋,抬眼望著那些在柑桔樹下避雨的女子,腦子轉了起來。不一會,云開雨停,姑娘們踏著泥濘的小道朝前走了。
魯主席來到柑桔樹下,摘了一只桔子,剝下皮,往嘴里一塞,味道可甜哩。他想,這柑桔怎么沒人偷吃呢?除了村主任有權威外,恐怕還有別的原因。他繞著樹干細看,只見臨路的一面掛著一塊小木牌,上面寫著:偷柑桔一只,罰款10元。魯主席一拍腦門,不禁笑道:“中飯有人埋單了!”
且說姑娘們行不到半里路,魯主席氣喘吁吁地追了上來,攔住她們說:“各位小姐,我是村主任老海的表弟,他一家走親戚去了,吩咐我看家。剛才你們在樹下避雨,合伙偷吃了他家的柑桔,我是替村主任來收罰款的!”
姑娘們一聽,紛紛爭辯:“我們只是在樹下避雨,根本沒偷吃過柑桔。”
“誰偷了東西會承認呢?我還在地上拾到桔皮哩!”說著,他揚了揚手里的柑桔皮。
姑娘們仍然一口咬定誰也沒有偷吃柑桔。魯主席嘿嘿一笑:“你們偷沒偷吃柑桔,是有辦法分辨出來的,也不能冤枉你們。柑桔又甜又酸,只要我用舌尖在你們每人的嘴唇上一舔有沒有柑桔味,便可知道。”
姑娘們的臉刷地紅了,光天化日之下,讓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親嘴,羞死人了。她們誰也不愿意,誰也沒有說話。
魯主席見姑娘們不作聲,又說:“你們既然不愿讓我分辨,又沒人承認,那就是偷吃了柑桔,只有株連了。這樣吧,按照村主任的規定,每人罰款10元。”
山溝里的妹子膽量小,又極愛面子,她們有口難言,沒辦法,只得忍氣每人交出了10元錢。
魯主席一數,6個人共是60元。他樂滋滋地回到老海的堂屋里,對朱書記和劉鄉長說:“走吧,吃中飯去,有人埋單了!”接著,他把剛才輕而易舉得來錢的經過說了一遍,朱書記和劉鄉長聽了哈哈大笑,說他腦筋歪,但管用。
他們行不到一公里,前面是公路岔道口,這里有一家小飯店,由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經營著。他們坐下來后,魯主席便叫老板準備60元的一頓便餐。60元錢一頓飯,這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寒酸了,不過他們這兩天在高山村野味吃膩了,倒是想換換胃口。小小飯店上檔次的菜無非就是公雞、鯉魚、豬腳,他們也就聽從老板安排了。
老板在后面廚房里宰雞破魚弄豬腳,老板娘則在前面餐廳招呼食客。過不了多久,酒菜上桌了。山村小店的價格便宜,桌上擺了炒雞,燜魚和紅燒豬腳,另有三個素菜,外加三瓶啤酒。他們吃得有滋有味,臨桌一群吃米粉的食客走了,老板娘沒空來收拾,桌上碗筷狼藉。這時又來了一男一女兩個小青年,穿著整齊,看樣子是去鄉政府辦結婚手續的。女青年很靦腆,不愿與男的坐同一方。男青年只好把桌子兩方盛著殘湯的三只碗順手往相鄰的桌上一擱,這正是三位“巨頭”空著的那一方。
劉鄉長待這對小青年吃完米粉后,拿著一根牙簽往嘴里剔著,起身走過來,對男青年說:“小師傅,你把我們三人當叫花子了!”
男青年一臉迷茫:“我,我哪能呢?”
劉鄉長繃緊臉,提高了聲調:“你懂規矩嗎?把殘湯剩飯往我們桌上扔,這是打發叫花子的行為!”
“我的確不知道,真對不起!”
“有這么簡單嗎?你得給我擺平!”
老板娘聽到吵聲,連忙走過來,對男青年說:“人家在吃飯,把吃剩的碗放到他們桌上,等于把別人當作叫花子了,這是不成文的老規矩,也怪年輕人見識少,不懂事。”
男青年見這三人像是吃公家飯的,惹不起,也知道自己錯了,至少是行為不文明。他們是去辦結婚證的,與人發生口角壞了彩頭不好,為了息事寧人,他爽快地掏出60元錢,買了三包芙蓉牌香煙,遞給劉鄉長,連聲說:“請原諒!請原諒!”
劉鄉長回到座位上,把兩包香煙分別放在朱書記和魯主席的面前。
飯也吃了,酒也喝了,煙也抽了,“三巨頭”準備離席去公路上坐過路中巴回鄉政府。
魯主席從口袋里掏出60元錢,正要叫老板過來埋單,朱書記不甘示弱地伸手一攔,說:“我去埋單。”
劉鄉長和魯主席都感到愕然。只見朱書記走到柜臺前,并未拿出鈔票,只是輕輕地說了一句話,老板不但分文未收,而且賠著笑臉,點頭哈腰,向他們敬煙敬茶,連連說:“請多包涵!請多包涵!”
“三巨頭”走出飯店,來到公路旁,劉鄉長和魯主席不約而同地發問:“朱書記,飯店老板是你的熟人?”
朱書記回答:“不是。”
劉鄉長又問:“那為什么讓我們白吃一頓?”
朱書記答:“因為我的一句話起了作用。”
“什么話?”劉鄉長尋根刨底。
朱書記未語先笑,好一陣,他才說:“我說我親眼看到豬腳掉在尿桶里。”
原來,老板在廚房準備便飯的時候,朱書記肚子不舒服,鉆進屋后的廁所方便。見老板從廚房出來,一邊刨豬腳一邊走到后檐的尿桶邊,解開褲扣小便,不小心把左手捧著的豬腳碰落下來,“咚”的一聲掉進尿桶里。老板見四下無人,慌忙把豬腳撈上來,用水一沖了事。
劉鄉長聽了,恍然大悟:“怪不得紅燒豬腳味道那么好,我幾次勸你吃,你就是不動它。”
魯主席是吃了不少豬腳的,頓感翻胃,忙說:“朱書記,你當時為什么不制止老板,害得我們……”
朱書記白了魯主席一眼:“當時我若揭穿,能白吃這頓飯嗎?”
魯主席感嘆地說:“我說了10句話,才得來60元,劉鄉長說了7句話,得來60元,你朱書記僅說了一句話就得了60元,三人行,你為師,佩服,佩服!”
劉鄉長在心里埋怨朱書記太自私,損人利己,但又不好發作,想重去找飯店老板的麻煩,被朱書記一把拉住,勸道:“算了,算了,酒肉穿腸過,眼不見為凈,如果我沒有撞見,不也同你們一樣吃了嗎?”
恰好一輛載客中巴開過來,“三巨頭”上了車,回鄉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