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名人故事 做強文旅產業
風光旖旎的大埔縣西河鎮漳溪河畔,張弼士博物館拔地而起。
張弼士博物館揭牌開館。
開館當天舉行梅州、煙臺文化旅游推介會。
張裕紅酒文化小鎮項目舉行奠基儀式。
掃描二維碼
帶你游玩張弼士博物館
在風光旖旎的大埔縣西河鎮漳溪河畔,一座張弼士博物館拔地而起,與其故居交相輝映。這是振興發展的“梅州速度”,也是人文大埔又一張亮麗名片。
漳溪河畔酒飄香,萬川錦繡迎客來。近日,以“覽一代僑領風范 尋百年張裕根脈”為主題的張弼士博物館開館系列活動在梅州舉行。借助張弼士博物館開館契機,張裕紅酒文化小鎮項目落地、梅州煙臺兩地簽署文旅合作協議,為大埔打造張弼士文化IP,助推梅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釋放了更多可能。
下一步,大埔縣充分依托張弼士故居、張弼士博物館和張裕紅酒文化小鎮項目,全力打造集歷史名人文化、客家古民居觀賞、葡萄酒文化體驗、生態鄉村休閑于一體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一座展館
讓歷史文物“留住形”“活起來”“走出去”
“變化太大了,由原來的國家3A級旅游景區到進入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公示名單,張弼士故居也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躍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參觀張弼士博物館后,張弼士的后裔張祥敏感觸良多,他見證了張弼士故居旅游區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日,以“覽一代僑領風范 尋百年張裕根脈”為主題的張弼士博物館開館系列活動在梅州舉行。從動工建設到開館運營,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張弼士博物館在張弼士故居旅游區旁拔地而起,再一次跑出了振興發展的“梅州速度”。
據悉,此次活動由梅州市人民政府、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地企雙方希望以此次系列活動舉辦為新起點,結合各自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強溝通、緊密聯系,共同打造張弼士文化IP,擴大名人效應,做大做強文旅產業。并拓展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合作,攜手推動更高質量發展,實現地企互惠共贏。
“這間博物館不僅是張弼士的史料館,其中汲取了之前有關張弼士博物館建設經驗,運用了很多現代聲光電設備和技術,更多地讓游客參與其中、體驗互動。”參觀張弼士博物館后,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健對博物館的建設運營充滿信心。
觸摸歷史、對話先賢。隨著張弼士博物館開館,如今更多人能夠在此感受到張弼士的魅力。
張弼士的少年時代在大埔山區成長。他16歲渡海到印尼的雅加達,曾當過幫工,開過商行,采過錫礦,成為當時南洋巨富、愛國僑領。他懷實業興邦之志,一生先后在國內創辦幾十家企業,其中最負盛名的“張裕釀酒公司”輝煌至今。他開創了中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歷史,被譽為“中國葡萄酒之父”。傳奇的一生,讓他成為客商的杰出代表。
廣東華僑博物館原館長王明惠認為,大埔縣必須要講好張弼士故事,提升博物館的知識性,讓人們感受到張弼士所處時代及其傳奇人生。作為華僑之鄉,要把張弼士的歷史同中國華僑的歷史結合起來,講好中國華僑外出打拼、創業、發展的歷史,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更好地發揮僑鄉的獨特資源優勢,吸引更多人來旅游、參觀、投資、發展、分享。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此次舉辦張弼士博物館開館系列活動,也是當地挖掘人文寶藏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活化利用名人故居(舊居)和傳統村落,讓歷史文物“留住形”“活起來”“走出去”,推動優秀客家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不斷提升梅州城鄉的吸引力、創新力、競爭力。
一種精神
挖掘整理讓“張弼士客商精神”開枝散葉
以文化建設為載體,傳承弘揚張弼士的客商精神,梅州大埔如何可為?
在張弼士博物館開館當天,梅州大埔縣還舉行了張弼士客商精神研討會。眾多文史專家、酒業大咖齊聚一堂,旨在深入挖掘、收集、整理“張弼士客商精神”,學習、借鑒、弘揚他的商道,以研討實效助推大埔老區蘇區加快振興發展。
中國葡萄酒文史專家陳莊對張弼士的若干歷史文獻進行分析,廣東華僑博物館原館長王明惠講述對張弼士歷史貢獻及其歷史文化遺產的獨特見解,《南方周末》黨委委員、黨委辦主任吳志泉站在媒體傳播的角度探討如何打造張弼士IP……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就張弼士客商精神進行主旨發言。大家共同研討、集思廣益,既分享了張弼士的精彩傳奇故事,又分析了張弼士的歷史突出貢獻。更多地探討了張弼士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和衷共濟、海納百川、誠實守信、崇先報本、急公好義、愛國愛鄉等客商精神,充分挖掘“張弼士客商精神”的深刻內涵與意蘊。
“愛國情懷是張弼士最深沉的情愫,實業興邦是張弼士最偉大的夢想,敢為人先是張弼士最崇高的品質。”大埔縣委書記朱漢東在研討會上表示,新時代大埔的民營企業家更要見賢思齊,增強家國情懷、擔當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要傳承“敢為人先”的精神,激揚“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新時代青春力量,讓張弼士先生不甘人后、敢為人先的精神開枝散葉、發揚光大。
“張裕公司的企業精神‘愛國、敬業、優質、爭雄’,就是對張弼士客商精神的傳承。對于創業者來說,這8個字的成功之道值得好好研究和踐行。”張裕文史專家陳莊在研討會上說,他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對張弼士的研究和挖掘,如嘉應學院設立張弼士研究中心,或以張弼士博物館名義整理出版張弼士的文稿、演說稿、書信等。
如今走進張弼士故居,可以發現廳堂上高掛著一塊“五知堂”牌匾,“五知”即“仁、義、信、勇、謀”。張祥敏告訴記者,“五知”的精神思想早已根植于張弼士后人心中。
“我們經常把張弼士的事跡講給下一代的后人聽,特別要把張弼士的愛國精神傳承下去。現在張弼士故居‘光祿第’是梅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希望張弼士故居及張弼士博物館能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讓年輕一代在這里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張祥敏說。
斯人已逝,精神猶存。張弼士故居雖在百年歲月洗禮中幾經斑駁,然而就像張弼士博物館內展出其說過的“生為中華民族,當效力于中華民眾”一句話,其家國情懷和客商精神仍屹立不倒,不斷影響著世人。
一個產業
搭建煙臺與梅州文旅交流合作橋梁
“鄉村是企業大展身手的廣闊舞臺,依托大埔豐富的人文資源,借助張裕公司的品牌效應,企業將保護挖掘張弼士故居這一文化遺產,做大做強文旅產業,讓更多的游客前來感受客家文化、體驗山水田園。”在張弼士博物館開館儀式上,鴻駿隆(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代表王揚武說。
因看好鄉村旅游業,近年來,鴻駿隆(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梅州市龍發生態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聞著酒香前來,對張弼士故居旅游景區進行整體保護、開發、打造,發展“農業+旅游”“文化+旅游”產業,助力富民興村,共享鄉村振興成果。
如何依托張弼士名人效應,讓文化“軟實力”轉化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在張弼士博物館開館系列活動上,梅州大埔有了更多布局。
為進一步打造張弼士文化IP,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張弼士博物館開館當天還舉行了張裕紅酒文化小鎮項目奠基儀式、文化旅游推介會。
據悉,張裕紅酒文化小鎮是大埔的又一個特色小鎮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占地22畝,是張弼士故居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后將成為張裕紅酒文化面向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展示平臺和窗口,進一步豐富張弼士故居旅游區文化元素。
“在打造張裕紅酒文化小鎮過程中,要依托大埔縣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探索出適合大埔西河的運營方式,發展中高端民宿和美食、美景、美酒產業,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王明惠說。
美食與美酒相得益彰。陳莊表示,希望張裕紅酒文化小鎮能夠與客家美食聯動起來,從地方小吃到宴會大菜,都能從張裕國內外各大酒莊的葡萄酒中找到完美的搭配。
當天在系列活動之一梅州、煙臺文化旅游推介會上,山東省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與廣東省梅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簽訂文化旅游合作框架協議,大埔縣中國旅行社代表與煙臺新中國際旅行社簽訂旅行社合作協議。
記者獲悉,梅州與煙臺早在129年前就已結緣。1892年,張弼士先生投資300萬兩白銀在煙臺建立了張裕釀酒公司,為此次煙臺與梅州文旅交流合作搭建了橋梁。
“梅州大埔是張弼士先生的故里,也是張裕人的精神故鄉。”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洪江表示,張弼士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后,將加強張弼士博物館與張裕酒文化博物館等6個4A級景區的聯動,攜手并進助推葡萄酒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巧借機緣,以文為媒,借助系列活動,張弼士故居和張裕公司將實現長久聯姻,推動梅州市與煙臺市產業聯動共建。
相關
“中國葡萄酒之父”張弼士
張弼士(1841-1916年),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人。
張弼士的少年時代在大埔山區成長。他16歲渡海到印尼的雅加達,曾當過幫工,開過商行,采過錫礦,成為當時南洋巨富、愛國僑領。他亦商亦官,先后任清廷駐檳榔嶼領事、新加坡總領事等職。他一生傾情于實業救國,先后投資興辦粵漢鐵路、廣三鐵路等。1892年,他創辦山東煙臺張裕釀酒公司,被稱為“中國葡萄酒之父”。1898年,他集資在巴城、亞齊辦了兩家遠洋航運公司。
在他傳奇的一生中,擁有眾多標簽:開創了中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歷史,被譽為“中國葡萄酒之父”。是中國近代對外開放的先行者,是中國實業興邦和中國僑務工作的先驅者,是中美貿易合作的開拓者。清末民初著名的華僑實業家、教育家、慈善家、愛國僑領,更是“梅州客家八賢之一”,客商的杰出代表。
張弼士是那個時代的華人首富。他懷實業興邦之志,一生先后在國內創辦幾十家企業,其中最負盛名的張裕釀酒公司輝煌至今。他做客白宮,受到美國總統威爾遜接見。在那個時代世人皆知:南有胡雪巖,北有張弼士。
探營張弼士博物館
大埔縣按照市委打造5A景區工作要求,積極活化利用名人故居,突出“文脈、商脈、綠脈”,堅持“理念先行、人力先行、科技先行、本土文化先行”原則,全力規劃建設好張弼士博物館,打造梅州康養文旅融合之星,講好梅州故事。
張弼士博物館以張弼士人生軌跡為主線,規劃建設有張弼士博物館、弼士廣場、弼士銅像、南洋起航雕塑、風雨長廊,以及故居游園小徑。其中,張弼士博物館總投資4000萬元,規劃用地4230平方米,有5棟建筑,建筑面積2647平方米。通過科技手段、VR技術、智能AI交互技術等方式,展示張弼士客商精神和張裕酒文化,打造“文化梅州”和客商精神的重要窗口。
內部展陳分為9個部分,全景還原張弼士從一名客家山區放牛娃不懈奮斗成南洋首富的不凡人生,精彩呈現一個客家的、中國的、世界的張弼士。第一展廳為接待廳,講述張弼士簡介;第二展廳少年張弼士,講述張弼士家譜及生平;第三展廳南洋興業,講述南洋創業歷程;第四展廳家國天下,講述實業興邦故事;第五展廳百年傳奇,講述張裕公司的創建歷程;第六展廳金獎可雅,講述張裕公司產品類別;第七展廳品味中國,講述中國葡萄酒的發展歷史;第八展廳飄香世界,講述張裕公司發展現狀;第九展廳品鑒美酒,主要體驗酒文化。
文:馬吉池 劉招迎 余灝 圖:何森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