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中的歷史真實
什么是歷史?歷史是人類過去經驗的總結,人類過去所經歷、所發生的,經過歷史撰寫人的總結之后方可稱為歷史。
為什么要學習歷史?學歷史到底要學什么?人名、地名、年代、事件等堆積的是歷史知識,而非歷史,背誦一堆歷史知識不是打開歷史的正確態度。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歷史上發生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探究了解“歷史為什么會這樣發生”,以及“歷史又是如何這樣發生”。當然,研究這些的目的是為了理清歷史與我們現實生活有什么樣的關聯。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時間可以逆轉,你我可以穿越,把過去的歷史都搬出來,事無巨細地全部真實地給我們來個1:1回放一遍,這只能是一種想象中的假設。
歷史好比是一幅長卷畫軸,繪制這幅長卷的先賢們以他們獨到的筆法和色彩,用恰如其分的時空比例展現出來歷史的“畫眼”。
流傳彌久又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無疑是眾多“畫眼”當中的點睛之筆。成語故事只是整幅中國歷史圖景中的一個角落,從正統國學特有的高度與視角看過去,每個故事的小角落為什么會被繪制成這樣,為了給什么樣的人看而刻畫成這個樣子呢?
選取了什么,舍棄了什么,繞到歷史畫卷的背后,檢討歷史智慧的精華,我們不應該也不能只盯著歷史的小角落。
歷史容得下善惡黑白,好壞利害,成敗得失,卻容不得對當下現實更龐大時代的視而不見。對時代情不自禁的觀照,對時代自然而然的誦詠,是對歷史畫卷身心愉悅的正確打開方式。
從本期開始,國學明師龐子博先生從中國成語故事入手,以正統國學的視角,帶領大家走讀一趟不一樣的歷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