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羿射九日
羿 射 九 日
形容為民除害的英勇行為。
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 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 猰貐(yà yǔ)、鑿齒、九嬰、大風、封豨(xī)、脩(xiū)蛇皆為民害。 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譯文:
漢·劉安《淮南子》:“到了堯統治的時候,有十個太陽一同出來。 灼熱的陽光曬焦了莊稼,花草樹木干死,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還有其它多種災害,諸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脩蛇。于是,堯派羿去為民除害。 羿把這些災害一一清除。 堯領導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豐功偉績,深得民心,受到了百姓的愛戴,安排堯為的領導人。”
故事
傳說古時候,東方天帝有十個兒子,都是太陽,這十個太陽跟他們的母親在東海邊上住。天帝之妻經常把她的十個孩子放在東海洗澡,洗完澡后,讓他們到一棵大樹上休息,因為每個太陽的中心都是鳥形(三足烏),所以大樹就成了他們的家,他們中有九個在長得較矮的樹枝上棲息,另一個則在樹梢上棲息。
當黎明時,棲息在樹梢的太陽便坐著兩輪車,穿越天空,照射人間,把光和熱灑向整個世界。十個太陽輪流當班,每天一換,秩序井然,天地萬物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人們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過得既美滿又幸福。那時候人們感恩于太陽給他們帶來了時辰、光明和歡樂,經常面向天空磕頭作揖,對他們頂禮膜拜。
可是,時間已久,這十個太陽就覺得一個一個的輪流很無聊,他們想要一起周游天空,那樣玩得更痛快。于是,當黎明來臨時,十個太陽一起爬上雙輪車,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這一下,大地上萬物就受不了了:十個太陽像十個大火團,他們一起放出的熱量烤焦了大地,燒死了許許多多的生命。所有的樹木莊稼和房子都被燒成了灰燼,森林也著火了,剩余的人們和動物,四下流竄,發瘋似的尋找可以躲避災難的地方。
于是河流干枯,大海即將干涸,所有的魚類也死光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竊食物。陸地上的人和家畜無以為生,還成為野獸口中的食物。人們在火海災難中苦苦掙扎,祈求上蒼的恩賜!
這時,有個年輕英俊的英雄大神叫后羿,他是個神箭手,箭法超群,百發百中。他被天帝召喚去,領受了驅趕太陽的使命。他看到人們生活在火難中,心中十分不忍,便暗下決心射掉那多余的九個太陽,幫助人們脫離苦海。
于是,后羿翻過了九十九座高山,蹚過了九十九條大河,來到了東海邊,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腳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開了萬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準天上火辣辣的太陽,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陽被射落了。后羿又拉開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聲射去,同時射落了兩個太陽。這下,天上還有七個太陽瞪著紅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這些太陽仍很焦熱,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支箭。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個太陽。其它的太陽嚇得全身打顫,團團旋轉。就這樣,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陽,無一虛發,射掉了九個太陽。中了箭的九個太陽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他們的羽毛紛紛落在地上,他們的光和熱一點一點地消失了。直到最后剩下一個太陽,他怕極了,就按照后羿的吩咐,老老實實地為大地和萬物繼續貢獻光和熱。
從此,這個太陽每天從東方的海邊升起,晚上從西邊山上落下,溫暖著人間,保持萬物生存,人們安居樂業。
——成都卓越教育
幼兒、小學、初中、高中、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