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色膽包天
明朝永樂年間,順德府有個年輕的后生名叫何永慶,在城里開著一家銀匠鋪,靠著幫別人打造金銀首飾賺取油米之資。
這日,店里來了一個穿著講究的中年男子,一進門便跟何永慶攀談起來,說是想打造一把漂亮的銀壺,送給老丈人當賀禮。
何永慶滿心歡喜,從屋里取出一個剛做完的銀簪讓客人過目。中年男子拿在手里端詳半天,對他的手藝贊不絕口,隨即從懷里掏出一包碎銀子。
何永慶當著客人的面兒稱完重量,寫下一張票據,讓他十日后到店里來取貨。兩人正說著話,隔壁瓷器店的佟掌柜一步走進門來,見到男子拱手施禮打了個招呼,兩人客套地寒暄幾句,男子起身告辭。
那人剛一出門,何永慶就忍不住打聽起他的身世。佟掌柜微微一笑,說道:“小哥有所不知,這位就是城南陳官人的長子陳子賢。此人喜歡收集古玩字畫,對手工制品也非常感興趣。他的活你好好干,絕對少不了你銀子。”
何永慶聞言,心中大為歡喜,打算用心幫他打造一把精美的銀壺,只要讓陳子賢滿意,便可以留住一個大主顧,日后店里不愁沒有生意。
他接下這個活兒沒有著急趕工,花了整整兩天時間用來構思,然后開始著手制作模具。他精雕細刻,一遍遍打磨,一個銀壺做了十多天總算大功告成。
陳子賢如期而至,看到銀壺非常滿意,想不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銀匠能有這等好手藝。有錢人出手就是大方,剩下幾塊碎銀子他也沒要,一高興就賞給了何永慶。
陽春三月,微風拂柳,正是踏青的好時節。何永慶看著手里的幾塊碎銀子,忽然心花怒放,想用它做一對漂亮的銀手鐲送給自己的心上人。
三日后,他偷偷地去找鳳娘,約她一起去郊游。兩人來到城外,看著滿山遍野的紅花綠草心情大好,何永慶遞上自己精心制作的銀手鐲,鳳娘看到后又驚又喜,簡直有點愛不釋手。
山上的迎春花開得正艷,何永慶忽然心血來潮想去采幾束花送給鳳娘。他拽著樹藤溜下山坡,不多時就聽見一陣呼救聲。
何永慶聽出是鳳娘的聲音,扔下手里的花連忙往上爬,可是上來一看,發現鳳娘已經不見了蹤影。他朝著崎嶇不平的山路望去,只見一匹棗紅色的大馬正向城里奔馳而去。
何永慶一路追趕,可惜體力不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匹馬消失在自己的視線里。他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何永慶不敢回家,直到日落西山還在街上尋找鳳娘的下落。
鳳娘的父親齊鴻川和母親張氏下地干活回到家中,發現大門緊鎖忽然事感不妙。女兒向來乖巧聽話,從來不到處亂跑,兩口子說什么都想不到她竟敢背地里跑出去會情郎。
齊鴻川夫婦顧不上做飯,兩人分頭出去尋找女兒。半個時辰后,他們在街上碰到了何永慶,兩家離得很近彼此都非常熟悉。
何永慶看到齊氏夫婦一臉焦急,忍不住說出實情。兩口子聞言,氣不打一處來,拉著他去了衙門。雖然何永慶主動說出實情,可畢竟這件事跟他有關,案件還沒有查明,只好先把他暫時關在大牢里。
他一晚上沒有合眼,滿腦子想的都是鳳娘,好容易熬到天亮。他不顧獄卒的訓斥拍打著牢門,說有重要的線索向知府大人稟報。
牢頭見他可憐,轉身去了大堂。這招果然奏效,何永慶終于有機會見到了王知府,連忙跪倒在階下懇請知府大人網開一面,給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讓他出去尋找鳳娘。
一夜之間,何永慶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嘴唇上起了好幾個血泡,看上去一臉滄桑。王知府根據多年的辦案經驗,覺得眼前之人不像是在撒謊。
他權衡利弊,決定放他出去,畢竟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如果能找到破案線索,也好盡快結案。何永慶千恩萬謝出了衙門,像一個無頭蒼蠅一樣在街上亂逛。
他擔心鳳娘的安慰,逢人便問,從早上到下午滴水未進,不知不覺來到自家鋪子前,雙腿如同灌鉛一般,實在走不動了,干脆坐在臺階上休息片刻。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就見一個十三、四歲的年輕女子朝這邊緩緩走來。何永慶盯著她看了半天,發現不是鳳娘大失所望。
女子來到他面前,忽然從袖筒里掏出一對銀手鐲,說道:“明天奴家的小侄子過滿月,我想送孩子一個長命百歲鎖,不知道這對手鐲能不能做成一個銀鎖?”
何永慶根本沒有心思做生意,毫不猶豫地回絕了。女子有點失望,收起手鐲轉身離去,剛走出十丈遠,何永慶忽然又追上來,說道:“小姐請留步,可否讓我看看那對手鐲?如果材料夠的話,做個銀鎖未嘗不可”。
女子喜笑顏開,遞上手鐲一臉期待,何永慶拿在手上,忽然臉色大變,剛想追問此物的由來,又怕打草驚蛇。
他故作鎮定地打開店門,給女子寫下一張票據,讓她明天上午來店里取銀鎖。女子道了一聲謝,轉身告辭。
何永慶慌慌張張地鎖上門,一路尾隨。女子先去鹵肉店買了一只荷葉雞,隨后又在張記酒坊要了一壇子上好的女兒紅,這才不急不慢的往回走。
轉眼工夫,兩人來到富民巷,女子終于在一座大宅子前停住腳步。待她走進院子,何永慶上前細看,只見大門上掛著一塊門匾,上面寫著“周府”二字。
他激動萬分,不敢有絲毫停留,轉身跑去衙門報官。王知府萬萬沒有想到,何永慶這么快就找到了破案線索,于是召集官兵直奔周府而去。
家主周顏昌正在屋里喝酒吃肉,見到官兵闖進門,心里“咯噔”一下,忽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放下筷子迎出門來,見到知府大人連忙施禮叩拜。
“昨日,轄區內發生一起女子失蹤案,本官覺得這起案件應該和你們府上之人有關。速速把家里的所有人都召集起來,本官要嚴加盤問”。
周顏昌不敢違背知府大人的命令,讓管家通知所有的下人和家眷到院子里集合。何永慶出面指認,小丫環青娥上前一步跪倒在王知府面前。
“本官問你,那對銀手鐲從何而來?你要如實回稟,如果敢有半句謊言,本官定不饒你!”知府大人雙目如炬,兩眼死死地盯著青娥。
“回稟大人,小女子不敢撒謊,那對銀手鐲是……是別人送的”,青娥說話間,用眼角的余光掃了一眼周顏昌,不敢再繼續說下去。
“到底是誰送的?還不快說,難道想挨板子不成?”知府大人邊說邊朝李捕頭遞了個眼色,他心領意會上前拉起青娥就要動刑,府上的人嚇得大氣兒都不敢喘。
青娥年齡小,根本沒見過這種陣仗,被知府大人這么一嚇唬,硬著頭皮說出實情。在她的引領下,一行人來到周家的別院,房門打開的一瞬間,何永慶見到了朝思暮想的鳳娘。
時隔一日,卻如同過了百年,兩人一見面就抱頭痛哭。待鳳娘穩定心緒,當著眾人的面講出實情。
原來,周顏昌是個好色之徒,他把鳳娘打暈后帶回家中。為避人耳目,特意將她單獨安置在別院里,并吩囑小丫環青娥去給她送一日三餐。
鳳娘趁著周顏昌不在,求青娥幫忙去衙門報官,可是青娥膽小怕事,更擔心告發主子會惹禍上身,便一口回絕了她的請求。
鳳娘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逃離魔窟,正當她愁眉不展之際,忽然聽到兩個女子的對話,得知青娥的侄子明天要過滿月,頓時有了主意。
趁著青娥進屋的機會,她故意摘下那對銀手鐲供手相送,并泣聲說道:“如今我身陷牢籠心如死灰,留它在身上毫無意義,倒不如送給你做個人情。實不相瞞,剛才聽說你的小侄子要過滿月,你可以用這對銀手鐲打制一把長命百歲鎖,送給孩子留作紀念。”
青娥聽完鳳娘的一席話,連聲致謝,當即拿著手鐲出了門。或許這一切都是天意,青娥來到第一家銀匠鋪,她嫌店家收費太高,準備多找兩家對比一下。
正是如此,她才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手鐲送到何永慶手上。鳳娘處事不驚,有勇有謀,王知府對她大加夸贊,在場的人也都佩服的五體投地。
捕頭一聲令下,幾個官差一擁而上將周顏昌五花大綁帶往衙門。聽說鳳娘有了消息,齊鴻川夫婦一路小跑來到府衙。
兩口子在大堂上看到失而復得女兒,激動地老淚縱橫,得知她一切安好,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王知府當著眾人的面,為何永慶和鳳娘牽線搭橋,有意促成這段好姻緣。齊鴻川夫婦見知府大人從中作媒,心里非常高興,當場答應下這門婚事。
半年后,何永慶和鳳娘拜堂成親,喜結連理,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民間故事: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民間故事:老漢用紙糊窗戶,鄰居上前阻攔,他說:這窗戶紙不能用
民間故事:家中被盜,主人樂不可支,盜賊得手,痛哭流涕
民間故事:男子夜翻墻,一不圖財,二不害命,木匠卻說:大有玄機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