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短故事3則:狐妖作祟
1 民間故事:御史守信
唐代宗大歷年間,萬年尉侯彝非常講義氣,他曾經藏匿過國家要犯。
御史審問他時已經理屈詞窮,可他就是不說要犯在什么地方。
御史說:“賊在你左右膝蓋下。”
侯彝便揭臺階上的磚,擊打自己的膝蓋,指給御史看,并說:
“賊在那?”
御史又說:“在左膝蓋下。”
他又擊打左膝給御史看。
御史又用錢鏊裝炭火,放在他的肚子上,煙氣騰騰,左右在場的人都不忍看。
侯彝卻大怒喊叫說:“為什么不再加些炭?”
御史也感到驚奇,便上奏皇上。唐代宗召見了候彝,說:“你為什么要藏賊,你這樣自找苦吃?”
侯彝回答說:“這個賊確實是我藏的。我已經事先向他做了承諾,就是死了我也不能食言。”
后來他被貶為端州高要縣尉。
2 民間故事:狐妖作祟
滄州王某家供奉狐仙,某天有客人借住,主人再三叮囑要恭敬,客人笑著不相信,并拿狐仙開起了玩笑。
主人有些擔心,搖著手制止,并讓一個仆人來同住。客人自認膽大,堅持獨住。
主人剛離開,進來四個健壯的男子,大聲說道:“竟敢誹謗我們,應該責罰。”
說完,各自扯著客人的四肢,把他拋到空中,如騰云駕霧般觸及房梁,落下后再次拋起。
客人雖然沒受傷,但是心驚膽戰、頭暈目眩。
門口忽然出現一個白頭發老翁,對著四人說:“夠了,就這樣吧!”
四個人出門而去,客人癱坐在地大吐不止。
信都劉某家也有狐貍作祟,器物往往自行移動或無故丟失。
某夜院子里來了兩頭肥豬,東奔西跑,劉家本來沒養豬,知道這是狐精在作怪,就拋磚頭擊打。
一頭豬被擊倒,另外一頭逃走。
仔細看倒在地上的那頭,原來是一個裝麥子的簍子,用蘆葦編制而成,一直放在倉房里的。
去倉房檢查,剩下的一個簍子還在,上面留有被磚打過的痕跡。
故事來自《醉茶志怪》
3 民間故事:老狐貍
豐宜門玉皇廟街上有所破房子,已經很多年沒人住,上著鎖。傳說里面有狐精。
江西有個趕考的舉子租下來暫住。有一天,他看到一個少婦站在門口,嫵媚動人。
舉子懷疑對方是狐精,回屋焚香祈禱,希望狐仙降臨歡聚。
夜間,床前多了一個女人,暗中縱身入懷,歡洽許久。
月亮照到窗戶上時,發現對方是個白頭老婦,又黑又丑。
舉子大驚問道:“你是誰?這么不知羞恥?”
老婦說:“我是城樓上的老狐,主人嫌我懶惰能吃,打發到這里居住,已經寂寞了好多年,承蒙郎君厚愛,所以前來歡會。”
舉子大怒,想抓住她綁起來,狐精卻嗖的一聲穿過窗戶逃走了。
次日晚上,狐精老婦坐在房檐上溫柔地呼喊,舉子又羞又怒,破口大罵。
忽然飛來一塊瓦片打中了他的腦袋。
又過了幾天,舉子夜間就寢,狐精已經裸臥床上,笑咪咪看著他。
舉子拔刀相向,狐精才哭罵而去。
舉子怕狐精報復,搬到了別處。
后來得知,先前看到的那個少婦是鄰居家的外甥女,那天是上街買花回來。
故事取自《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