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成拙的成語故事
弄巧成拙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弄巧成拙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弄巧成拙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弄巧成拙 成語發音: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成語解釋: 弄:賣弄;耍弄;巧:靈巧;拙:愚笨。本想賣弄聰明;做得好些;結果卻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用于批評場合 成語結構: 連動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拙,不能讀作“chū”或“zhuó”。 近義詞: 畫蛇添足  多此一舉  查看更多弄巧成拙的近義詞>> 反義詞: 歪打正著  查看更多弄巧成拙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孩兒系深閨幼女,此事俱是父親失言,弄巧成拙。(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