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對生活影響范文(精選3篇)
藝術教育,以文學、音樂、美術等為藝術手段和內容的審美教育活動。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任務是培養審美觀念、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以培養鑒賞能力為主,創作能力為輔,使受教育者在欣賞優秀藝術品的實踐中學習審美知識,形成審美能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藝術對生活影響范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篇1】藝術對生活影響
對于藝術與生活的關系,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生活是藝術的來源,也有人認為藝術至上,它啟迪生活,而我認為生活是藝術的來源,卻又高于生活,并且是生活的縮影。
首先,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為什么這么說?馬克思有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敝挥猩畹玫搅吮U?,人們才有精力從事藝術創作,追求更高的境界。但這仍不足以創作藝術。因為藝術的靈感不可能憑空產生,它一定從生活中來。是藝術創作者們的生活經歷使他產生了靈感。蘇軾因夢見亡妻而悲痛欲絕,寫下催人淚下的《江城子》;岳飛奮力抵抗金軍,寫下豪情萬丈的《滿江紅》;李煜哀于悲慘的囚俘生活,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浪淘沙》……
可見優秀的藝術作品,必定來源于生活,是生活促使他們創造出如此佳作。但荀子云:“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藝術也應如此,它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因此,藝術應有高于生活本身的情感。它可以是《與朱元思書》中對宦海沉浮的厭倦,可以是畫作《吃土豆的人》中梵高對窮苦人民的同情,甚至是我們最熟悉的《義勇軍進行曲》中對中華兒女的激勵。有了這些獨特的情感,才能創作出良好的藝術作品。或者也可以說,是這些藝術作品成全了創作者,成為他們表達情感的獨一無二的方式。
但所謂高于生活,還可以是另一方面——啟迪世人?!墩撜Z》使人恪守孝悌,《道德經》教我們順其自然,因時而變……好的作品必然如此,或承載著創作者的.獨特情感,或給世人以智慧的啟迪,有時也兩者兼之。
同樣的,藝術是生活的縮影,是生活的結晶。藝術家們想創造出良好的作品,一定得具備豐富的生活經歷,將記憶中的生活濃縮,再經過合理的加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即便像某些歐洲畫家畫的怪誕的畫,他們肯定不是毫無根據地作畫,必定來自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縮影。
總的來說,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就應如此,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并且是生活的縮影。
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家,但不可能人人都是藝術家。好的藝術家會留心觀察生活,體悟生活,熱愛生活。而我們也應當如此。
【篇2】藝術對生活影響
? ? 〔摘 要〕在我們各自的人生中,都有著屬于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與觀念,對于藝術,我們也有著自己的藝術觀念,而觀念藝術更是因為人們的藝術觀念才形成的藝術。本文就藝術觀念和觀念藝術發展、相關聯系等進行探討與研究,體會彼此之間各自不同的魅力與風采。
〔關鍵詞〕藝術觀念;觀念藝術;發展
一、藝術觀念與觀念藝術的發展
1.藝術觀念的發展
在藝術觀念里,是指一種觀念或是多種觀念,依據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不同作者會產生不同的藝術觀念,這些都屬于藝術觀念,藝術觀念更像是一個模糊的范疇,所有的藝術都有其獨特的觀念,所有的作者都有其屬于自己的觀念,對藝術的理解,藝術觀念也是一種語言方式,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發展過程。
觀念是某者對事物的主觀與客觀認識的系統化之集合體。人們會根據自身形成的觀念進行各種活動,而藝術觀念也是如此,在藝術發展的一刻就有屬于作者他自己的藝術觀念,在《詩經》中最早體現在詩言志,也就是詩歌創作中,從中可以看出,藝術觀念在很早前已經出現。在西方的藝術觀念中,可以從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中了解到按照波普爾的情境邏輯重構了藝術發展的特定情境,告訴我們不同時代的藝術面貌解釋對于不同時代的人來說,藝術意味著什么,不同時代的藝術在社會中各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就歷時角度來說,西方藝術在觀念上可分為再現藝術、表現藝術、形式藝術和觀念藝術,每一種藝術觀念針對不同的藝術,適合解釋特定種類的藝術?,F代藝術從形式藝術發展到觀念藝術,拋棄了藝術品的概念,不再強調價值。
在藝術發展過程中產生過諸多藝術家以及藝術流派,各自有不同的藝術觀念,例如以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為代表在抽象主義中主張以經過抽象的色彩,點線,塊面去構成無具體客觀形象的美術作品。在杜尚為首的達達主義中則主張嘲弄一切陳規教條,目的不在于創作,而在于破壞和挑戰。其他的藝術流派也有著各自的藝術主張藝術觀念。
2.觀念藝術的發展
觀念藝術也稱為概念藝術、思想藝術、信息藝術,是一種藝術觀念,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美術流派。這種藝術具有各種形式:日常品、攝影照片、地圖、錄像、圖表等,特別是語言自身也是一種觀念藝術。觀念意識包括挪用并列式、篡改置換式、轉化再造式等種類。觀念藝術摒棄藝術實體的創作,采用直接傳達觀念,把一些生活場面,在觀眾的心靈和精神中突現出來。在觀念藝術里,藝術家主要關心實現觀念而不只是制造物體思考才是核心。觀念藝術也是依據不同時代背景,不同作者既有不同理解與表現內容。觀念藝術具有一種雙重性格:一方面,作品的社會本質是具有進步性的;另一方面,它與前衛的結構性聯系是具有保守性的。藝術史所選擇進行關注的只是它的晚期,它的具有非常明顯的表演性的保守的那一面。 同時觀念藝術并不一定富有邏輯性。一件或一組作品的邏輯只是偶爾使用的一種手法,而使用這種手法也不過是為了最后摧毀作品的邏輯性。
觀念藝術在二十世紀得到發展,得到了最高程度的贊美,在1966-1972年間,同時達到了頂點并陷入了危機。60年代中期,從藝術實體的完全消失,轉移到藝術的“意會”上,他們不僅取消了造型藝術的形象、色彩、結構,而且還取消了繪畫、雕塑本身,它強調了藝術作品背后的作者思想和觀念,運用多種媒體和形式來表達。他最復雜也最全面的表現始終存在于藝術家及理解他的觀眾心里。60年代后期觀念藝術家所提出的一些問題,早在50年前就已為馬塞爾·杜尚所預見到了,并且在某種程度上,也為自1916年之后的達達的反藝術姿態所預見。它們將在二戰結束的20年之后再次被引述,并由包括新達達主義者和極少主義者在內的大量藝術家所延伸。他們中大部分人繼續發展著他們的作品,同時,新一代藝術家則利用了觀念藝術的策略來闡釋他們對于世界的體驗。觀念藝術一向是一種國際化的現象。在圣地亞哥、布拉格和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有所展現過。觀念藝術代表人物有杜尚《泉》、布魯斯·紐曼《真正的藝術家幫助世界揭發神秘真相》、約翰·萊瑟姆《旁觀者IV》、皮耶羅·曼佐尼《藝術家的大便》、克里斯蒂安·波爾斯坦基《死去的瑞士人的遺物》等等。
二、觀念藝術中的藝術觀念案例分析
在約瑟夫-科蘇斯《一把和三把椅子》的觀念藝術作品中,作品中一共有三把椅子,只有一把是真實的椅子,另外兩把,一把是照片中的椅子,一把是用文字描述的椅子。這件作品中的藝術觀念大概為這三把椅子是不同的椅子,但卻都是椅子,談到椅子,我們通常想到的只是實物,往往忽略了它還有更多的表現方式,這件作品更多的帶給人們思考,讓我感悟到事物的多種表達方式,藝術觀念的思考創新性。藝術家通過這三把不同的椅子傳達他所想表達的藝術觀念。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了解到,觀念藝術的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層含義,一是以觀念為外形的藝術,二是以觀念為實質的藝術。前者是后期現代主義中一種特殊的藝術樣式,史密斯在《后期現代主義:1945年以來的視覺藝術》中談到這種觀念藝術時說,作為一種知識的樣式,它和它本來有的或者是可以存在的載體是相分離的。作為一個純粹的藝術觀念,這個載體本身就變得不再重要了。因此,觀念藝術具有明顯的抽象性。
德國藝術家博伊斯觀念藝術重要代表人物。1974年,他在美國紐約完成了他一生中影響最大的作品——《荒原狼:美國愛我,我愛美國》。
以毛毯裹身,與狼在籠子里一起不吃不喝的相處5天。這個作品雖然沒有他后期那些作品的觀眾可參與性,卻是波伊斯影響最大的一件作品。在這件觀念藝術作品中,波伊斯高度集中運用了符號的力量和宗教活動的魅力,使得在與傳統概念中的神圣動物相接觸中找到崇拜、動物和人的相通點和交融的可能。藝術家也通過這種媒介把藝術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傳達給大眾。
總 結
從上述探討中可以總結出,在藝術觀念與觀念藝術之間,觀念藝術中有著自己的藝術觀念,而藝術觀念中也具有觀念藝術,藝術觀念是宏大的,卻也是針對性的、具體的,在時代背景下,發展出不同的藝術,也就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觀念。觀念藝術是一種藝術,是更為具體的,兩者中,前者為觀念,后者為藝術。不過在觀念藝術領域中,每個創作者或許有著各不相同的藝術觀念,這證明觀念藝術的多元化,同時,在不同的藝術觀念里也有著相同的部分理念,這也恰恰證明了時代性,反映了人們對社會的思考與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篇3】藝術對生活影響
有人說,藝術是一首歌,悅耳動聽,美妙的歌;也有人說,藝術是一幅畫,畫筆均勻,淡雅著色;還有人說,藝術離我們很遙遠,因而我們對它一無所知;而我想說,藝術就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藝術就在我們身邊。聽啊,聽!嘀嗒嘀嗒,小鬧鐘一刻不停的聲音,難道是不藝術嗎?嘟嘟嘟嘟,小轎車發出的鳴笛聲,難道不是藝術嗎?還有那些神秘的音樂符號,經過不同的排列所奏出的優美樂曲,難道不是藝術嗎?
藝術就在我們身邊。看啊,看!這幅《松鶴圖》,紙上那只栩栩如生的仙鶴、翠綠的青松,還有那緩緩流淌的小溪、圓圓的礁石,以及金燦燦的太陽,這難道不是藝術嗎?九龍壁上那生龍活虎的雕刻,難道不是藝術嗎?那窗戶上五顏六色的花剪紙,難道不是藝術嗎?還有那皎皎明月光,清清石上泉,不都是藝術嗎?
藝術就在我們身邊。瞧啊,瞧!那桌上古色古香的茶具,難道不是藝術嗎?那柜里陳列著的金銀首飾,是那樣金光閃閃、光彩照人。即使是一個棱角,一個小裝飾也都那么精致,這難道不是藝術嗎?那花瓶,上面涂畫的每一根線條都那么柔美,每一種顏色都那么純正,每一個人物都刻畫的那樣別出心裁,每一種景物都恰到好處,這難道不是藝術嗎?
藝術就在我們身邊。藝術就像星空,仰仰頭就能望見;藝術就像大海,踮踮腳就能看見;藝術就像小花,彎彎腰就能摸見;藝術就像終點線,跑一跑就能瞧見;藝術就像果實,伸伸手就能摘見。藝術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身邊